今国会大选 极右问鼎最大党 荷兰排外 祸起移民政策失误

 荷兰首相吕特(左)周一在鹿特丹与极右政客怀尔德斯(右)同场出 . . . . . . (路透社)

  【熊猫时报讯】荷兰今天举行国会大选,选前荷兰与土耳其的外交纷争升级,令本已瞩目的移民议题更见火热。极右政客怀尔德斯的自由党会否一跃成为最大党,备受欧洲关注。近年,欧洲多国关注移民未能融入问题,有荷兰前国会议员向本报指出,移民跟本地人的摩擦早在1990年代便已开始出现,主流政党一直未有正视,给排外民粹政党可乘之机。

  荷兰向来予人自由主义和人文色彩浓厚的印象,怀尔德斯的冒起却似戳破这层虚幻。向来关注移民融合问题的荷兰前国会议员费里埃(Kathleen G.
Ferrier)向本报称,排外风潮源于早年制定移民政策的「不现实」。

  前国会议员轰移民政策「离地」

  61岁的费里埃是南美洲苏里南脱离荷兰独立后首任总统老费里埃之女,1980年代政变后随父亲回荷兰,从事国际移民援助项目,千喜年后晋身荷兰政坛,2002年代表「基督教民主呼吁」(CDA)当选国会议员,2012年放弃连任,翌年陪同来港任教的丈夫定居香港。她2010年曾强烈反对怀尔德斯领导的自由党加入自民党及CDA组成的联合政府,除了不满怀尔德斯宣称伊斯兰不是宗教外,亦忧虑与怀尔德斯合作会令排外「变正常」。

  「以为外劳会自动变当地人」

  费里埃直言,本世纪初便可见荷兰政界和传统政党的政客在处理移民问题上缺乏远见。荷兰当初接纳难民时「不现实」,有错误的优越感,认为外劳留在荷兰便会忘记一切「落后」的宗教和文化,「自动变得像我们」。她称,这种想法也见于其他欧洲国家:「当然,这并没有发生。」她2002年曾建议CDA预备移民问题的政纲,但无人和应。

  现实中,新移民坚持自己的语言、宗教、文化以及养育子女的方式。她称,荷兰本地人自1990年代起跟移民愈来愈多摩擦,「过惯荷兰式生活的本地人突然发现被一大群他们无法理解的人所包围。那些人不说荷兰语,行为有别、煮食有别、教育儿女方式有别……所有摩擦因此而起」。移民在就业等范畴上遇到歧视,亦加剧问题。

  费里埃相信,移民可坚守自己的身分认同,前提是尊重荷兰宪法的规限,例如男女平等、尊重不同性倾向。「这就是荷兰,你需要接受我们的基本规则,当然你可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身分认同,在我看来,这不是所谓『适应』的问题」。

  传统体制崩溃 政治碎片化

  目前,荷兰、英国还是德国等西欧国家,都面对社会传统体制崩塌的难题。费里埃以荷兰为例,冷战后初期的政治社会建基于三大支柱——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如今已完全改变。她说,荷兰社会经历巨大的世俗化和个人化演变,人们倾向找寻不同政治代表,今次选举便有多达28个大小政党参与,这种破碎的政治现况,亦令政治联盟难以组成。

  旧日政治社会体制的崩塌、移民融合困境,再加上欧洲近年的连串恐袭,正好为怀尔德斯等民粹政客提供舞台。部分政客选择讨好反移民的选民,例如荷兰首相吕特1月时投书各大报章,声言须「主动捍卫我们的价值观」,要求移民「行为正常或者离开」。费里埃称,选民不蠢,不会因此放弃支持怀尔德斯。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