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战略考量 中日上演亚洲港口争夺战

  中日基于经济与战略考量,积极在亚洲各重要港口进行佈局,图为中国海军第23批护航编队湘潭舰,舟山舰与巢湖舰2016年10月16日抵达柬埔寨西哈努克港,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图/中新社)

  【熊猫时报讯】中国以「一带一路」共存共荣为倡导,积极参与各国主要港口营运,而日本为了确保能源运输路线稳定,也动作频频。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中日针对亚洲海洋权益展开的竞争日趋激烈。柬埔寨位居海运要衝,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便打算投资当地的港湾公司。此外,在斯里兰卡,三井物産则计画与印度的财阀集团携手,承揽港口的建设和运营订单。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计画注资经营柬埔寨南部国际港口的西哈努克港湾公司,该公司6月8日在柬埔寨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出售25%的股权,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打算收购其中约50%。

  西哈努克(Sihanoukville)港是柬埔寨唯一的国际港口,2011~2015年的货柜输送量年均增长13%。而中企也对收购西哈努克港湾公司的股权表达了兴趣,实际上已演变为中日争夺战。

  三井物産计划与印度塔塔集团合作,共同承接斯里兰卡西南部可伦坡港的扩建工程与营运。日印联盟拿下订单后,预料日本国际合作银行(JBIC)和海外交通与都市开发事业支援机构将进行投融资。

  可伦坡港位于亚欧中间地带,距印度也比较近,可望成为重要的物流基地。而日本政府也认为,斯里兰卡是印度洋的交通要衝,今年4月为该国提高海洋警备力提供了支援。此外,东京还确定,要为斯里兰卡提供总额约450亿日元(123亿台币)贷款。

  中国南海舰队潜艇

  印度将印度洋海域视为「战略后院」,对任何动静都十分关注,由于中国近年加强对斯里兰卡的影响力,印度总理莫迪5月访问斯国,以彰显两国的紧密关系。而就在同时,斯里兰卡拒绝了中方潜艇停靠可伦坡港。图为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潜艇2016年11月下旬打破水域限制,提高潜艇深海突击作战能力,即将下潜的画面。(图/中新社)

  而在缅甸,最早于2018年竣工的缅甸迪拉瓦(Thilawa)港的运营企业,似乎也正以日企为中心进行筛选。

  日本在二战后的不少亚洲国家,都透过日元贷款或亚洲开发银行,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展开合作。例如,截至2016年3月底,日元贷款馀额最多的是印尼,达1.7兆日元(近4700亿台币),越南也达1.4兆日元(约3,800亿台币),无论在外交或经济方面,都与日本有很大的厉害关系。

  如今中国在亚洲展开积极部署,力争通过「一带一路」,提高对从南海经印度洋前往欧洲的海路影响力,但这条海路与日本从中东进口原油与天然气,以及向欧洲运输货柜的路线重叠,因此令日本忧心忡忡。

  日本政府一名相关人士表示,纵使是平时专门作为物流基地的港口,只要中国对运营动用影响力,也可能用以遂行军事目的。

  而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的印度,便担忧中国将港口用于军事目的。这次印日联手力争可伦坡港的权益,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源自印度对中国的牵制。

  安倍政权基于危机感,提出了加强亚洲与印度洋沿岸国家关系的「自由开放印度洋太平洋战略」,以柬埔寨等为首,今后也打算积极利用政府开发援助(ODA)等,加强与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

  日经指出,东京的政府开发援助原本仅将外国军队参与的项目定为援助对象,但2015年确定了即使是日本军方参与的项目,只要符合灾害救助等目的,就能个别提供援助。这也是日本强烈意识到中国的动作使然。而在欧洲、非洲等,日本至今很少顾及的地区,中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时电子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