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香肠式断交 北京加码施压蔡英文

中巴建交

  巴拿马12日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邦交,同时与中华民国断交,北京预告多时的「地动山摇」,在外交领域再现,台湾邦交国减至20个。巴国与北京宣布建交前40分钟,才告知台湾,使台北当局倍感屈辱和愤慨。但只要回想蔡英文政府坚决不认同「九二共识」,这个后果和症结何在,蔡政府和外界都心知肚明,不该感到意外。

  蔡去年5月20日就职,6月就出访巴拿马,巴国转眼即翻脸,主因在蔡英文今年五二○就职一周年,并未改变不认同「九二共识」态度。北京摆明承认「九二共识」是两岸正常交往的前提,也是外交休兵所繫,可惜蔡就职周年谈话仍未顺势把「认同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调整为「认同九二共识」。到底是被民进党独派绑架,或她本身就是坚决的独派,看不清两岸关系的现实,无法为台湾也为自己解套,只有她内心最清楚。

  以台湾2300万人口,经济实力全球排行22、人均GDP排行37,本应享有一定国际地位,如今却处处受挫,关键在两岸关系。台湾当前处境,两岸政策应高于外交,走向国际的路线图和钥匙都在北京,这不见得是屈从,而是认清现实。马英九政府採「亲美、和中、友日」,「九二共识」换得两岸停止「烽火外交」「金钱竞标」,台湾维持23个邦交国多年,也顺利参与许多国际活动。卸任前2015年11月7日
,马英九还以国民党主席身分,在新加坡会晤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开启两岸领导人见面新篇章,总结和前瞻了很多事。

  蔡英文常强调「维持现状」,这个现状理应包含「认同九二共识」,两岸才能继续交流的「现状」。但眼前民进党政府策略,对内,清算国民党,想让国民党崩解,好让民进党长期执政,推动其暗独路线;对外,以「南向政策」规避两岸经济关系深化,不惜经济倒退、陷入孤立,要离大陆越远越好。口称「维持现状」,实际上却破坏和改变现状,北京岂会不明瞭。

  从两岸外交变化,可一窥北京对待马、蔡政府的差异,风向正在转变。甘比亚是马政府任内唯一断交国。蔡英文执政后,已失去圣多美普林西比和巴拿马的邦交,几个现象值得留意。

  一,北京从被动转为主动。甘比亚2013年11月片面宣布和台湾终止邦交,北京拖延两年四个月,直到蔡英文去年5月就职前两个月,才和甘比亚建交,北京刻意被动。但圣多美普林西比去年12月与台北断交,立即与北京建交;巴拿马更对台北隐瞒与北京建交的事,北京态度变成主动,且带攻击性。

  二,北京採「切香肠」式断交,「警告」并保留给蔡政府迴旋机会。中美洲多国早有意弃台湾、就大陆,是北京婉拒才未与台北断交。在外交和两岸关系之间,北京还保留些许「善意」,细火慢炖,一个个处理向台北施压。当前美中关系微妙,给北京更大选择空间。蔡政府如执意不变,「雪崩式断交」就可能出现。

  三,巴拿马邦交生变,直接金援不再是主因。近年大陆在中美洲各国投资猛增,国营企业大举进军,重大工程承包分享当地政客,各国急于抢搭「中国列车」;反观台湾能提供的资源渐少。北京如不再拒绝建交,台湾高震度的外交「地动山摇」自然情况下就成真。

  甘比亚和台湾断交时,绿营曾猛批马英九,要马道歉、外交部长下台。如今用甚麽标准看待蔡政府呢?马政府时代台湾的外交和国际参与是得是失,只要不被意识形态蒙蔽,就不难看到答案。当然,如果绿营坚持「走自己的路」,「零外交」都没关系,就另当别论。

  巴拿马断交是北京给蔡政府的明确信号,意味没有「九二共识」,两岸将从「冷和平」走向对抗,北京也更倾向用旧式「一中三段论」来框限台湾,更不利台湾要求的两岸彼此对等。巴拿马之后,多明尼加、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骨牌都可能倒下,梵蒂冈邦交也危险。

  蔡政府如真有诚意「维持现状」,「九二共识」既包含「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内涵,但也有「各自表述」涵义,是广义的「现状」,宜趁局势尚可收拾前,勇敢回到「九二共识」。在北京逼迫施压下转变,可能失了面子,但台湾如失去更多邦交国,即使两岸重修好,也难再挽回这些邦交国,台湾反而将得不偿失。

{本文为世界报社论)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