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聘外国法官有好处 袁国强被批奴才心态

律政司司长袁国强被批“奴才心态”

  【熊猫时报讯】有内地学者早前指出香港廿多名终审法院法官中,外籍法官的人数比例相当高,引发外界对于是否需要调整比例的讨论,律政司司长袁国强称,欣赏《基本法》容许终审法院邀请外国法官参与审判工作,认为有助促成本港法官及外国法官互动并带来新思维,有利推进一国两制;袁国强同时称,担心有一些法官及检控官受到不合理、非理性的指摘,情况不健康,亦非法治精神的表现。有政界中人及学者狠批袁国强的言论「恋殖」,存在「奴才心态」,炮轰如法官等检控人员不能被批评,「仲专制过秦始皇」,甚至出现「锺意点判就点判」的文化。

  香港回归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5次释法,袁国强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称,人大释法不影响香港的司法独立,但担心近年部分人对法官检控官的无理批评,以致法庭上有人对法官粗言秽语,这会影响司法工作。对于中央与香港关系,袁国强称仍然要回到《基本法》,如果有人衝击及违反《基本法》,港府一定有责任去处理。

  对于袁国强有关外国法官处理案件带来新思维等言论,曾任屯门区议员的时事评论员陈云生狠批,袁国强的言论「恋殖」及不恰当,反映其「奴才心态」,强调香港仍聘请外国法官是基于历史原因,袁国强的言论对香港法官不尊重,陈更反问︰「依家外国法官处理到嘅野,华籍法官处理唔到羊?」

  陈云生续指,港人一直非常尊重法庭,惟近年涉及佔领行动的案件给予外界「警察拉人、法官放人」的印象,他重申在案件判决前,批评法官可能会影响案件裁决,但不代表判决后不可以作出评论︰「特首都可以批评,点解法官就唔可以批评?咁咪仲专制过秦始皇!」

  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讲师陈伟强认为,袁国强的言论反映其「外国月亮特别圆」的奇怪心态,又指香港回归20年,司法制度应该「本地化」,除非袁国强认为本地法官无能,或不能持平、不偏不倚地处理案件。陈伟强又指,法官亦有机会出现错判、判决有偏差的情况,而很多先进国家的传媒在法庭判决后都会作出评论,他坦言如法官不能被批评,会容易养成法官不思改善、「锺意点判就点判」的文化。

  「廿三万监察」发言人王国兴亦指,如法庭有裁决不公的地方,公众可以批评,司法界及法官亦应听取公众的意见,事实上,外界亦有意见认为有部分法官以其价值观去作裁决,未有遵从法律本身的立法原意。他举例指,在佔领行动相关的案件中,有公众就质疑涉及同一项罪行,为何刑期会有很大差异,重申律政司不应忽视公众的意见。

(东网)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