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近日因边界争议相持不下,紧张持续升高,图为中国解放军2013年5月5日在印度控制的拉达克(Ladakh)拿著「你们已经越界了,请回去!」的横幅。(图/美联社)
【熊猫时报讯】随著中国掘起,邻国印度也毫不示弱,加快强国强军的步伐,採取西攻北防,对巴基斯坦保持强势姿态,而对中国则採取攻势防御态势。新德里虽力求避免,但也在准备两线作战,同时不断向印度洋扩张。
有军事评论指出,目前印度将50%以上兵力部署在印巴边境,以形成优势,对巴基斯坦维持较大的军事压力。
而印度针对中国的战略目标则在于:巩固已侵佔的中国领土,保住既得利益,并图谋在中印边境西段夺取阿克赛钦地区,以谋取战略主动。
评论指出,印度在总体战略上对中国採取「防御」态势,目前印度沿中印边境部署了8个师以上的陆军部队,还有数百架战机,含淮军事部队在内,总兵力超过了20万人。同时印度也在武器装备,战场建设与后勤保障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既准备打速决战,也准备打持久战。
评论指出,根据印军在中印边境东、中、西三段所处的战略态势,印军高层的战略设想是「保东、守中、夺西」,也就是保住中印边境东段与中段的既得利益,在西段伺机夺取中国的阿克赛钦地区。为达到此目的,印度在完成中印边境东段和中段的防御体系后,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段的兵力部署,形成了局部军事优势,具备了在中印边境西段对中国打一场进攻性局部战争的能力。
未来如果印度和中国在边境东段或中段爆发大规模武装衝突,印方很可能会抢先攻佔西段的阿克塞钦地区。
评论指出,在对中国作战上,印军主要选择了达旺和锡金,并在这两个方向上部署了重兵集团。在达旺方向上,印军部署了1个军部、2个师部、11个旅,约4.5万兵力;而在锡金方向上,印军则部署了1个军部、3个师部、14个旅,约5.5万兵力,形成了对中方边防部队的绝对兵力优势。
而这次衝突的焦点是中国称洞朗,印度称为都克兰(Doklam)的一片边境高地。衝突的导火线,是印度阻止中国在当地扩建道路。这片高地位于中国南部、印度东北锡金邦(Sikkim),以及不丹的交界地带。洞朗目前虽由中国实际控制,但不丹与印度都宣称拥有该地主权。
评论指出,这次「洞朗事件」发生所在的西藏亚东县,东、西、南三面都位于印度锡金邦和不丹王国的包围中,战略态势于中方极为不利。更重要的是,该地正处在印军对陆作战的主要方向上,双方兵力对比也最为悬殊。假如解放军在该地和印军爆发武装衝突,将正中印度下怀。
(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