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集团收购义大利知名足球俱乐部国际米兰,引起关注。(取材自凤凰网)
【熊猫时报讯】19大前夕,继国家发改委发话要续遏中国民企在海外娱乐、体育等的「不理性对外投资」,官媒央视也接力附和力斥民企出境「爆买」带来巨大风险,更透过学者点名中国最大家电零售商苏宁入主义大利知名足球俱乐部国际米兰等海外投资实质是转移资产行为,不排除其洗钱嫌疑。
北京青年报报导,中国财团近年来格外青睐海外体育俱乐部,哪怕是常年处于亏损状态的足球俱乐部,也要接烂摊子,动机值得怀疑。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至今,中国因併购境外足球俱乐部而流向海外的资本已经超过150亿元人民币(约22亿美元),至少有15家海外足球俱乐部的股权被中国资本收购。境内资本的异动引发监管部门的警惕,从去年底开始,商务部、发改委、外汇管理局、人民银行多部门开始严格监管海外投资热,要求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转移出境业务须获得特别批淮。
国发委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表示,有关部门将继续关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防范对外投资风险,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央视新闻1+1节目18日接续关注中企对外非理性投资,并点名苏宁集团。主持人白岩松提问:「苏宁集团出资2.7亿欧元(约3亿美元)控股国际米兰,后者已连续五年亏损,总亏损额达2.759亿欧元,这样的收购究竟是为了什麽?」
节目透过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的话说:「这些机构境内负债率很高,他们拿著从银行借来的、从其他金融机构融来的钱,在海外挥霍、购买资产,在境外投资一旦失误,这会增加境内的金融风险,给他自己贴金。」他还指出,这些海外投资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回收现金的能力强,不排除有洗钱嫌疑。
苏宁控股集团副总裁孙为民则回应说,看过了央视报导,并称「苏宁对国家的对外投资产业政策坚决拥护」。孙也强调,公司投资国际米兰,「一方面,也是依託国际米兰提升苏宁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财新网曾报导,银监会曾于6月中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包括万达、海航集团、复星、浙江罗森内里在内数家企业的授信及风险分析,排查对象多是近年来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业敞口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