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先礼后兵? 再给印度2次机会后恐将清场

  

解放军第76集团军进行高原进攻演习,模拟摧毁碉堡群。(翻摄自央视网)

  【熊猫时报讯】中印对峙至今,内地主张打、大打的呼声日益强烈;也有很多人士认为不能打、一定要慎战。内地军事专家罗富强指出,中印究竟打不打,就要看一种情况、一种手段、两次机会。

  罗富强点出,主张赶紧打的,有的是极度爱国的热血青年,但却知识不足;有的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网民,想看热闹而已。试问:即便是装修房子,也需要筹集资金、确定风格、选定公司、进行设计、购买材料之后,才能进行装修吧?何况这是一场战争,不做足充分的准备就莽撞开战,不是自寻失败吗?古人都知道总结出用兵的上上之策──「先礼后兵」、「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现代人难道不会用?

  主张不能打的,普遍存在严重的夸大忧虑。他们认为不是时机,等中国更强大了再打不迟,请问印度会停下来看著中国发展吗?罗富强指,若认为一旦开战就上了美日的大当,正中美日下怀,何不将计就计、打出一条宽敞的「一带一路」新通道,打出「谁也不敢再惹中国」的神威,赢得长久和平环境?哪怕付出暂时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据报导,罗富强表示,如今中国的确已仁至义尽,印军退兵与否,至今只剩下一种情况、一种手段、两次机会:

  一种情况,就是看印度国家领导人是否参加9月3日在厦门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如果印度领导人拒不参加,或派很低级的其他人出席会议,那就说明印度决心与中国斗到底,这就必须打了。

  一种手段,就是「和平衝突」的驱离手段,比如使用中国已经研发的警用驱离装备──「声波驱离装备」和「电磁辐射驱离装备」,可使目标区内的人感到巨大不适,求生本能使他们反射地要逃离该区域,并不会发生肢体衝突,避免地理上「敌高我低」、人员上「敌多我少」、阵地上「敌优我劣」的被动,且印军也不敢贸然开火。如果印军敢开火,等于印方挑起战争,那应该是打的时机了!

  两个机会,1.是「金砖国家峰会」之前,印方为了现实诚意,主动退兵。2.是会议期间,两国领导人会晤,达成印军退兵。如果这2次机会都没出现,那就说明印度决心挑战中国,不惜一战,甚至早就计画与中国一战。到时还不採用武力手段,中国国内和国际事务方面都将后患无穷,这也必须打了!

  (中时电子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