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连接点及流通愈多的地区,有望领先于其他竞争者。(维基图片)
数字经济已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有助推动经贸创新、提升各行业生产力、打造新兴产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等。有学者更认为,数字经济将主导全球未来GDP百分之十的增长,甚至更夸张的可能是半数GDP来自数字经济。数据连接点及流通愈多的地区,有望领先于其他竞争者。正值香港提出成为国际数据枢纽之际,第39届世界数据安全及个人隐私大会也在香港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跨境数据流通的部分,有些讨论者直指监管方已经有些过火,阻碍了创新发展。
中立地位佔优
时至今日,全球最少102个司法管辖区已施行或将施行全面的个人资料保障法例,当中10个地区位于亚洲。此趋势反映全球各地政府对数据传输过程中个人资料的保障愈来愈重视,如何能平衡于创新与数据安全之间,是个世纪难题。现今最棘手的问题是企业要花大力气满足不同的国家的合规要求下,难免会造成创新停滞。
作为大数据老兵,我始终相信大数据安全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是大数据技术,例如IBM学者Graig Gentry所提出的homomorphic
encryption加密技术,有望让数据在加密状态下进行计算,然后再由使用方解密,传输及运算过程的外洩风险会减低。
另外,我的看法是跨国跨企业的高速数据流通是大势所趋,建立具备中立地位的国际数据枢纽是个机会,运用智能技术根据各地的合规要求按需要输入输出,实现安全、合规、可控的数据流动,把握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有学者指出,当配置了超过三千个感测器的自动驾驶汽车在大街上走过,不容易猜到它同时涉及到多少家跨国公司之间的数据传输,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对一数据关系的年代已经过去。智能应用是整个数字经济中的关键要素,但千丝万缕的数据流动让传统的监管办法难以处理。
香港作为众多国际企业的亚洲区总部所在地,难免会受到各国的跨境传输规则影响,但同时也符合了成为中立枢纽的条件,能够以安全高效的方式,化繁为简维护和处理跨国数据流通。枢纽有助于促进安全和高效的数据处理活动,以支援各个司法管辖区的合法业务,极大地提升了国际商业经济效益。智能时代的跨境数据传输需求是一种新生事物,因此我更希望香港能成为这一方面的创新实验区,主动肩负起带头作用,利用地区优势发展数据安全的相关新技术。我跟朋友开玩笑地说:「有一天香港可能会成为『数据版瑞士』呢!」
(作者車品觉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夥人、原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文章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