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卫星星座运行轨道模拟图。(三亚中科遥感所)
【熊猫时报讯】为了加强在南海固权,中国打算未来3年间,从海南岛再发射多达10枚卫星。
据《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15日报导,一旦发射完成,整个卫星网将能24小时监控南海,并鉅细靡遗地分析相关水域内的所有物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海事安全专家高瑞连(Collin
Koh )指出,由于种种技术与气候因素使然,中国既有的卫星系统无法就争议水域提供完整的资讯。
一名北京遥感卫星专家说,新卫星将支援既有的军事卫星网,一旦有需要,便能立即发挥效用。
据新华社报导,中国会在2021年以前发射这些卫星,对南海进行24小时的遥感监测。
据《海南日报》报导,中科院院士、遥感专家郭华东说,以3颗卫星组成低纬度观测星座,就可以对热带、亚热带区域进行每天一次的全覆盖观测。
而在重点区域、还可以进行每天多次观测,「如果星座内卫星增加到8至10颗,那么就可以进行每天不间断的全覆盖观测,这其中就包括21世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但这10枚卫星是精心搭配的,其中有6枚光学卫星(「海南一号」),2枚多光谱卫星(「三亚一号」),以及2枚雷达卫星(「三沙一号」)。在这3种卫星分工合作下,海南卫星星座具备卫星测控、卫星遥感资料接收、处理和遥感资讯应用服务的完整能力。
「从光学卫星,到多光谱卫星,再到雷达卫星,这3者是进阶的发展关系,」
三亚中科遥感所研究人员、海南卫星星座项目研发负责人李晓明说,3种卫星的区别在于感测器的不同。
以观测海南海域中的一艘船为例,透过光学卫星观测的资料,能分析出这是一艘船,但无法得知船体的具体结构,而通过多光谱卫星观测的资料,就能看出船身的具体构造。要是出现云、雨、雾的遮挡,雷达卫星就能发挥作用。
李晓明说:「通过组合搭载,海南卫星星座便可以在黑夜、在多云天气等光线不充足的时间段完成观测。」
而就在这项卫星计画宣布前不久,美国智库才公布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在南海7个岛礁上扩大基础建设。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亚洲海事透明度行动计画」(Asia Maritim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说,自去年初以来,中国在南海7个人造岛扩建了广达29公顷的基础建设。
而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代帆指出,中国加强建设并扩建南海岛礁,是为了要固权,而不是威吓某个特定的声索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