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清理欧美黑杨
【熊猫时报讯】内地造纸业发展迅速,广植欧美黑杨树,当中以湖南洞庭湖一带最厉害。随着多年来种植素有「湿地抽水机」之称的欧美黑杨,令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大受破坏,湿地愈见干旱。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去年7月下令全面砍树,截至上月31日,已砍伐多达300万棵欧美黑杨。
去年7月,中央环保督察在对湖南的反馈中指出,洞庭湖区种植造纸经济林欧美黑杨面积达39.01万亩,其中核心区9.05万亩、缓冲区20.6万亩,严重威胁洞庭湖生态安全问题,要求去年底前,将洞庭湖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杨树全部清理到位。
引进作为造纸用林
内地由上世纪80年代初到2000年,在洞庭湖区和周边稻田上开始引进欧美黑杨作为造纸用林。这种树生命力强,生长速度不慢,用以支撑造纸业发展最好不过。自上世纪末开始,为满足日益扩大的对原材料的需求,一大批造纸企业纷纷以「合同订购、预付订金」等形式,在环湖区县建立原材料供应基地。
不过,树农为了商业利益,大片砍伐洲滩上原生芦苇或直接排水种树。随着广泛种植加上使用大量杀虫剂,数十年来湖区土壤结构渐渐改变、湿地「陆化」,原有生态大受影响;湖水质素愈来愈差、鱼类数目疯狂下降、树下不长草、树上不落鸟,也妨碍了洪水季节防汛工程。
位于湖南沅江市的南洞庭砍伐现场,伐木工陈跃表示,10几年前,这裏的树就是他们种的,现在要以每天七八百棵的速度「消灭」它们。鸿海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威在2010年开始,便陆续种植了4,000多亩杨树,是当地最大的杨树种植户。他表示:「损失太大了,为了维护生态这个大局,不得不配合行动。」
木才用于制造家具
砍伐期间,洞庭湖区时常可见载满欧美黑杨木材的船。这些木材最终将被运到浙江、山东等地用于家具制造等。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梅碧球称,砍杨树的困难很大,难度主要在于种植大户往往与乡政府、农场签了合同;很多杨树办了林权证后被抵押给了银行;业主转手多;没成材的杨树砍伐损失重,阻力大。
不过,沅江市林业局湿地管理站站长万献军仍是充满信心:「这么快的砍伐速度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生态恢復如望,我和外地的朋友説,你们一定要来洞庭湖看看,比往年漂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