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评:美法相继与中国签大单,日韩傻眼了

田海平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这周末结束后将正式开启他去年5月就任后的首次中国之行。美联社4日称,马克龙于下周一(8日)访华,将加强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联系。

日前,爱丽舍宫对外公布了此次访华行程的主要内容。马克龙将率团在中国签下多项经贸与文化大单,同时在反恐、气候变化等领域展开进一步对话,推进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

继美国后,中国与法国签下大单,再回想以前中俄、中印、中德等,怎么没日韩呢?

韩国为了舔屁股,不惜用萨德挑衅中国,到现在经济持续衰退中。文在寅访中以为中国又像过去一样好忽悠,事实证明,现在的中国不是过去的中国了。

外资撤离中国的始作俑者日本,没有想到不如预期,虽给中国造成了影响,但动不了中国根基。令日本更没想到的是,他的西方“盟友”不吃那一套,真正玩的是过河拆桥游戏,怎么看日本都像是被卖了。

文在寅访中,安倍与习近平APEC碰面,中韩、中日关系似乎有了松动,但那是非政府行为,是一点小甜头,说停就停的。日韩谁拿出诚意,与中国的关系才会发生根本变化,否则一切皆是然并卵。

当今世界谁能无视中国这个经济巨人?喜剧的是,日本挑起外资撤离中国,西方国家表面看遥相呼应,事实上却在努力填补日本留下的真空;同理,一个萨德就使中韩经济关系陷人冰点,自然有人迫不及待凑上来。美国来了,法国来了,俄罗斯、印度、德国来了,还有一些具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来了,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还远吗?澳大利亚还能跳多久?

笔者不否认,日韩经济规模不小,日本曾经是中国第一大贸易国,韩国曾经是中国第三大贸易国。因三方关系出现裂痕,对彼此造成的损失不小。但凭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能力,凭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是完全可以度过难关的,最终遭受巨大损失甚至回不阳的只有日韩。

笔者也不否认美法等有他们自己的小九九,比如美国签了大单顶多暂时说几句好话,比如法国有气候变化、国际反恐等附加条件,但他们想长期抓住中国这块经济蛋糕是肯定了的。

中国方面作何考虑?长期的、暂时的照接不误,长期的有长期的合作办法,暂时的有暂时的应对手段——这就叫胸有成竹。

笔者大胆做个判断:当前中国最大的成竹是,必须把日韩这两个与中国邻居的香蕉国弄服气,否则后患无穷。

(作者为熊猫时报特约中国民间撰稿人,汉君民间智库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