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复制猴起名为「中中」和「华华」。
【熊猫时报讯】经过五年研究攻关,中国科学家成功复制出了两只食蟹猴,这也是世界首例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诞生的灵长类动物,对于构建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据央视报道,中国科学家成功复制两只食蟹猴,该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期刊评价该成果「是全世界科学家花了20年时间才达到的技术里程碑,它有潜力引发动物研究的革命并帮助研发治疗人类疾病的新方法」,国际细胞治疗协会主席John
Rasko认为「这是许多专家一直认为不可能实现的重大技术突破」。
目的为理解大脑治疗疾病
体细胞克隆,就是一种将体细胞培养后注入去除遗传物质的卵子,通过人工方式激活后再送入母体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体细胞克隆猴,就是利用猴的体细胞,复制出相同个体的过程。非人灵长类体细胞复制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多国科研机构近15年期间在此方面进行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但是都未能成功得到体细胞核移植来源的复制猴。
两只复制猴起名为「中中」和「华华」,分别诞生在去年11月27日和12月5日。两只复制猴虽然个头差了一些,但是却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专家介绍,「中中」和「华华」的出世,意味着可以在短期一年内产生遗传基因完全一致的大批猴群,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在国际上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认为,体细胞复制技术的突破,应该说复制人的技术障碍已经去除,但是做复制猴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建立动物模式来帮助理解人的大脑,治疗人的各种疾病,不仅没有必要进行克隆人的研究,而社会的伦理道德也不允许克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