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中国通」专栏作家:「中国模式」 或打破传统经济定律

  【熊猫时报讯】长居北京的专栏作家Michael
Schuman上周在《彭博商业周刊》发表文章,称中国政府强力操控市场,却有效令中国避过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动摇了他对传统经济定律的信念。

  Michael
Schuman表示自己撰写经济评论文章20年,倚仗的是两大简单却可靠的定律,一是历史必然重覆,一国陷入金融危机,意味其他处境类似的国家均可能遭殃;二是「不行的就是不行」,一项政策若然失败,再作尝试终究也只能失败。

      

  Michael Schuman称,中国政府近年加强对企业及国内资本的控制。(视觉中国)

  他自言,这两项原则在日本经济泡沫爆破、苏联解体、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至2011年欧债危机中屡试不爽,然而近期却因中国而深受动摇。他声言,若然时间证明中国领导人正确无误,代表很多基本的经济学信念均属错误,包括自由市场、国家不干预市场,及推动创新及创业。

  干预市场力度有增无减

  笔者分析,近年中国经济面临重大挑战,中国政府虽然声言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实际上干预力度却有增无减,先后加强控制国企、限制企业海外投资、严控资本流动,而国内互网网仍旧受到严密监控。

  然而中国却一反传统经济学家的预期,未有爆出经济危机,更将GDP增长稳定在7%左右。「防火长城」亦未有妨碍中国科网企业的发展,电子商务、流动支付发展蓬勃。

  Michael Schuman称,中国政府对安邦保险等大肆扩张的企业施压,令内地债务风险降温。(视觉中国)

  「中国模式」或革新资本主义

  虽然中国债务问题仍然严峻,去年中债务占GDP比例达到256%,中国却违背了日本、印度、苏联等国写下的历史规律,有序地减轻企业债务问题,例如对大肆举债扩张海外的万达、安邦施压,纾缓中国债务风险。笔者同时表扬中国政府提高偏远地区基建投资、提升乡镇地区收入、刺激国内消费及鼓励国民创业的政策。

  笔者强调,现时未能确实知晓「中国模式」的最终结果,而外界亦一直对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所知不详。但若然现时趋势持续,则意味中国可能已探索出一套揉合政府干预及市场力量的经济模式,为资本主义重新定义。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