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前人大常委会决定 具殖民地色彩街名保留

  

      【熊猫时报讯】本港不少街道名称也充满殖民地色彩,如皇后大道东、皇后大道中至皇后大道西,以及域多利皇后街等,便是以维多利亚女皇命名,另外本港亦有英皇道,而以香港总督命名的街道则更多,如砵甸乍街便是以本港首位港督砵甸乍(另译璞鼎查)命名。至于是否需要改改这些街道名称以去殖民地化,其实早在香港回归前已有定论,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的香港特区筹备委员会回归前决定保留这些街道名称。

  移除英治时期旧邮筒惹争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1996年成立的香港特区筹备委员会,曾就有殖民地色彩的街名及设施是否有需要更改而作出讨论,当年支持和反对更改的意见都有,筹委会最终决定保留,并获人大常委会批准。当年曾担任筹委会委员的冯检基曾解释,委员会决定保留这些街道名称,是考虑到香港的歷史,认为殖民色彩是香港歷史一部分,毋须刻意移除,以政治化眼光看待。

  不过,本港近年曾出现去殖化的争议,包括本港仍留存59个英治时期使用的旧邮筒,因其存有皇冠标记或不同年代英国皇室徽号,香港邮政2015年3月时曾以不合宜为由,在旧邮筒上标示香港邮政的白色蜂鸟标志,并遮盖殖民标记或徽号,事件引发保育团体和时事评论员批评香港邮政为去殖民地化而摧毁街头歷史遗蹟。

  另外,中联办上月初被指约见各大制服团队,要求今年「五四」纪念活动升旗礼上由英式步操改用中式步操,事件亦惹起质疑,而中联办青年工作部部长陈林其后否认有此要求,表示有制服团体曾提早想转中式步操,要求中联办联络驻军提供中式步操训练,而各制服团体则表明会继续使用英式步操。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