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早前在「936」上装备电磁炮。
【熊猫时报讯】电磁炮被视为未来军事革命性的技术,美国目前已进入陆上测试阶段,但尚未展开海上试验。中国官方媒体日前发布海军工程大学副研究员张晓的人物报道,文中透露「某项国产新型武器装备第一次在船上试验就取得了成功」。内地军事观察人士综合内文提及的信息认为,这是官方首次证实中国电磁炮上舰试验获得成功。
中国海军官方新闻信息发布平台「中国海军网」在海军工程大学副研究员张晓的人物报道中提及,张晓在「电磁发射技术领域」潜心研究,攻克了相关的数十项瓶颈技术,成功研制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连发型电源」,目前该型电源已实现量产,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电磁发射技术」基础研究、工程化应用和人才培养作出突出贡献。
项目经过5年多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张晓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的团队成员,而马伟明是中国着名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长期致力于独立发供电系统研究,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并已装备应用。马伟明还领导了中国海军航母全电推进和电磁弹射器研制项目,有「中国电磁弹射技术之父」称誉,曾荣获解放军最高荣誉的「八一勋章」。
报道此次引述张晓透露,某重大国防科技演示验证项目经过五年多之后研究后,「某项国产新型武器装备第一次在船上试验就取得了成功」。
舷号936疑展开测试
军事观察人士认为,从这篇人物报道所提及的国产新型武器、电磁发射技术、连发型电源、船上试验等关键字判断,应与今年初网上流传的电磁轨道炮测试照片有关,可说是首次确认电磁炮上舰试验获得成功。
据悉,电磁炮使用的不是炸药,而是利用强大的电磁体将射弹发射到远达100海里的地方,速度可达音速的七倍,而传统火炮只能将弹药发射到10至20海里远。内地军事论坛年初开始流传,解放军「海洋山」号大型坦克登陆舰(舷号936)装备疑似电磁轨道炮的武器展开测试。内地军事分析家此后形容,这是一个「具备划时代意义」的工程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