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石柱段湿地保护区近四分之一惨被推平建设工业园。(网上图片)
【熊猫时报讯】重庆石柱县西沱镇长江岸边原有逾2万多亩湿地自然保护区,近四分之一惨被推平建设工业园;虽然珍贵的湿地生态遭毁灭性破坏,但内地官媒发现,多年来园区仅有3家企业入驻。面对上级环保部门早于2016年已下达的整改要求,当地目前仍在加紧建设和招商引资,并试图通过调整保护区规划让“生米煮成熟饭”。当地有干部直言:“真是毁了绿水青山又没换来金山银山!”
据了解,长江石柱段湿地保护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地,以长江一级支流水磨溪流域为核心,又名“水磨溪湿地自然保护区”,设立于2009年,为县级自然保护区,具备河流、湖泊湿地双重特征。保护区原本动植物资源丰富,有614种植物,其中国家1级保护植物2种、2级保护植物8种;有503种动物,其中国家1级保护动物1种、2级保护动物12种,具有重大保护价值。
但官媒记者近日走进保护区的核心区,发现毗邻长江的大片湿地已荡然无存,只有一大片地盘,地盘标牌上标注着“石柱县西沱工业园区”,占地7000多亩的园区目前仅有3间厂房。工业园的东缘是一片安置房社区。居民表示,他们都是园区征地拆迁户,“以前这里水清草绿,后来政府说要建工业园,把河道、山坡都推平了。可推完后一直荒着,大家搬过来两三年,看着怪可惜的。”
当地有干部透露,前些年县政府对如何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重视不够,只是一心要进行工业项目,建园区搞工业;此前县城周边搞了一个工业园,效果一般。为进一步扩大园区规模,于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搞开发,在长江边建工业园。虽然侵占自然保护区,但园区项目还是很快推行,石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一名干部表示,2011年西沱工业园启动建设,征地拆迁3条村安置5534人,3年多时间完成全部场平和大部分道路管网,累计投入20多亿元人民币(逾25亿港元)。
然而,这个耗资巨大、用自然保护区换来的工业园,并未产生想像中的收益。当地干部坦言,过去几年,来视察的投资商很多,但鲜有进驻,“园区搞起来后才发现招商很难。一是物流不方便,当时没通沿江高速路,离最近的机场有两个多小时车程,也没有港口码头;二是邻近的万州区比我们条件好得多,竞争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