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批中兴「巨婴」 民族主义者不满斥「装孙子」

  

      【熊猫时报讯】中兴集团早前同美方达成协议,以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罚款代价换取解除出口禁令。中央广电总台旗下《国际在线》网站同时刊文,指此次事件为教训,其他企业应引以为戒,尊重他国法律。然而,这样的说法也引发内地民族主义者的不满。

  文章中提及「中兴犯错源于2010年,因为受到商业利益驱使,不惜涉险破坏与美方合作的基本规则,违反美国的法规,受到了商业交易规则与法律法规的惩罚。」本是自作自受。但基于「其生死存亡,关乎该企业8万职工、2万家庭的生计,也关乎产业链上下游上千家企业、数十万职工的前途命运」,「
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终于把中兴给救了回来。」文章中甚至将中兴比作「巨婴」,更警告其他企业「不要用商业利益来裹挟政府,自己的事儿还要自己做、自己扛。」

  由于中兴事件已得到初步解决,这篇出官媒的评论文章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北京对事件的盖棺定论。在此之前,官方评论文章多批判美方「落手过重」,「霸道无理」;或以芯片受制于人为教训,反思本国应加强自主科技研究,对中兴集团的批评多流于民间。

        此番表态,亦引发内地民族主义者不满。《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一贯是中兴集团坚定支持者,他在个人微博上直斥这是「最二(愚蠢)的官媒评论」
,更斥责官媒「装孙子」。胡锡进表示:美方对中兴实施处罚,意在震慑整个中国社会,显示如果美国断供芯片等核心技术产品。中兴不幸成为美国杀一儆百的「人质」。在被删除前,胡的微博获得大量转发评论,其中不乏支持者。

  事实上,中兴集团的行为确有自作自受之处,某种程度上更是愚蠢。在美方调查过程中,中兴一份「进出口管制风险规避方案──以YL
为例」的绝密内部文件竟无加密置于公司内网中,被员工轻易泄漏机密。文件巨细靡遗的叙述:中兴集团如何在贸易禁令下,通过设立空壳公司洗钱,规避美国监管。而中兴集团也未遵守协议中开除34名相关员工的条款,更向其中30人发出奖金。在美方看来,行为与挑衅无异。

  中兴通讯在被美方调查期间,曾出具公司官方文件,指导公司内部突破美国出口管制,向伊朗出口美国产品的方法,当中「YL」即代指伊朗。(网上图片)

  难以否认,中兴集团早前被美国「判死」,同中美贸易冲突的大背景不无关系。如果中美关系良好,中兴可能不会遭如此「辣招」对付,而可能和其他通过白手套出口伊朗的欧洲企业一样,被轻轻放下,这也是「人质论」的背景。然而,这却无法改变中兴犯错的事实。打铁仍需自身硬,若违反他国法律,便如同头上悬着一把剑,只能祈望华盛顿开恩。纵使违规出口的是欧洲企业,若被掌握证据,亦可能因未来的美欧贸易冲突而成为祭品。

  进一步来说,为了避免「中兴事件」再现,官媒警告实属必要。任何商业行为中风险和收益都成正比,若官方不点名中兴,难保将来中国企业在走出国门时不顾风险。既然「被制裁时背后都有个强大的祖国」,便可以不顾政治和法律风险。风险由国家承担,收益却由企业独享,显然不公平。更何况,即使「放过中兴」亦救了不少美国合作厂商,但中国政府必然投入大量经济和政治筹码加入斡旋,这都是当下中美贸易冲突中珍贵的国家资源。

  如今中美关系,固然有对抗存在。但若在所有领域都保持强硬态度,只会令自身分身乏术。简单将美国视为「他者」,便给中兴打上「自己人」的标签,不由分说加以袒护,绝非理性的态度。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