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有问题全面停飞? C919两机试飞破「传言」

  

     【熊猫时报讯】外国航空业网站日前披露,指首架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存在安全问题,已自4月开始全面停飞,但中国官媒随即发文辟谣,称两架C919客机22日在上海、西安两地展开试飞,强调「我国大型客机项目研制平稳推进」,以飞行打破外媒的「传言」。

  本月中旬,西方航空业网站「ATW」称,中国商飞(COMAC)研制的C919原型机在测试中出现碳纤维复材升降舵剥落现象,已暂停试飞活动。与此同时,另一位消息人士称,C919原型机的油箱也正在进行改装。

  据报导,C919原型机自4月以来,未进行任何空中飞行测试活动,预计这一情况将持续到今年7月。今年3月24日,C919第2架原型机在上海机场完成初始检查试飞。截至到目前,C919再无试飞活动。

  报导认为,C919原型机出现问题会影响中国商飞的后续的飞行测试活动。

  对此,新华社报导,C9
19大型客机6月22日在上海和西安两地开展试飞。编号102架机7时13分在上海浦东起飞,空中飞行1小时34分钟;编号101架机11时5分在西安阎良起飞,空中飞行3小时10分钟。两架飞机完成了部分操稳试验和系统检查。

  报导说,目前,C919大型客机项目研制按计划平稳推进,研发试飞、静力试验、后续架次的地面机上试验和相关优化工作正在同步有序开展。

  编号101架机前期在西安开展了地面改装及载荷标定;102架机在上海完成了操稳检查、性能检查等试飞任务和测试改装等工作,将于近期转场东营基地。

  此外,报导还称,编号103架机前期完成了翼身对接和气密淋雨试验,已开始总装,当前正在安装线缆和机载系统。

  C919为中国首架按「国际适航标准」生产的客机,中国官方此前发话,目标于2020年前获得「国际适航标准」认证。

       另据中新社报导,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和主流市场标准自主研发的单通道干线飞机。2017年5月5日,C919第一架客机在上海成功首飞。同年12月17日,C919第二架客机在上海一飞冲天。

  自C919项目启动以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商飞)作为主制造商,与主供应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航空工业)等大力协同,积极参与C919的研制生产工作。其中,航空工业所属昌飞公司承担了C919飞机前缘缝翼和后缘襟翼两大部段研制。

  「前缘缝翼与后缘襟翼为飞机操纵关键部位,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这两大部段的研制是该型机加工及装配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

  今年1月刚到中国商飞任职的周新民,曾在航空工业昌飞工作了近30年。作为一名曾亲身参与C919部件研制的航空科技工作者,他深知要实现「大飞机」梦想的背后,需要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在参与C919项目研制过程中,周新民说,昌飞公司取得了部分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完成客机大型复杂钛合金零件制造技术、大型部件精确安装技术、大型复杂复合材料结构件制造与检测技术等技术的攻关。

  周新民表示,C919大型客机项目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标准设计,严格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设计生产,安全性有充分保障,并通过减重、减阻设计和新一代发动机使巡航燃油消耗率大大降低。

  「高标准保证了高质量」,周新民说,大飞机与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等重大创新成果并列,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大飞机项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在其中。

  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此前对媒体表示,C919大型客机项目还要进行3到4年的试飞及实验活动,预计到2021年交付给首家用户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目前,C919很受市场欢迎,国际国内用户达28家,获815架订单。

  周新民表示,到时大家可以放心去坐!希望等C919正式交付市场后,民众可以一同去乘坐中国自主研制的国产大型客机。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