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卖座中国官方声明抗癌药加快降价

  

       【熊猫时报讯】正值喜剧电影「我不是药神」热映,片中碰触高价药、卖假药等中国社会痛点。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今天声明,各有关部门正积极落实抗癌药降税后续措施,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去年7月就公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贺癌平(Herceptin,港澳称「赫赛汀」)等15个疗效确切但价格昂贵的癌症标靶药品被纳入医保目录。

  中国官方媒体中新社今天报导,中国医保局表示,对于目录内的抗癌药,下一步将进行专项招标采购,在充分考虑降税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价格下降。

  医保目录外的抗癌药如何实现降价?医保局表示,将进行准入谈判,与企业协商确定合理的价格后纳入目录范围,有效平衡患者临床需求、企业合理利润和基金承受能力。

  据了解,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2017年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8.8%,较新一轮医改前下降了12个百分点。抗癌药方面,绝大多数临床常用、疗效确切的药品都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医保局还说,有关部门将按要求加速推进工作,让民众「早用上、用得起」好药,逐步减轻重大疾病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

  综合陆媒报导,由影星徐峥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大卖座,故事取材自真实案例,原型是「陆勇事件」。陆勇是无锡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在高药价的逼迫下,走上了海外代购国外仿制药的道路,他透过网购的信用卡帮很多病友代购仿制药,被称为抗癌药「代购第一人」。

  但陆勇于2014年被湖南省沅江市检察院以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消息爆出,数百名白血病患者联名写信,请求对陆勇免予刑事处罚,震惊中国,最后检察机关撤回对陆勇的起诉。

  这部催泪的喜剧电影上映后立刻跃登中国票房冠军,并引发热烈讨论与回响。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