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薛祥(左)被认为习近平最信任的人之一(图源:Reuters)
【熊猫时报讯】梳理以往,甚少在中国政治中出现的“政治推进会”,为何要在此时召开?中共的“中央机关”为什么突然要推进“政治建设”?“政治建设”和中共一直以来喜欢谈的“党的建设”有何不同?其背后,表明中共中央内部,出现了“政治建设”上的问题吗?
日前,海内外围绕中共内部因为是否要继续强化宣传领导人事宜的传闻,炒作得沸沸扬扬,但是很多人忽视了在7月中旬习近平曾出席的一次重要会议。实际上这次会议的信号,能够给外界今天关心的问题以部分回答。
据中国官媒报道,北京时间7月12日,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这个中国政坛罕见的“政治建设推进会”背后,多重符号性意义已经浮现。
首先,这是2018年中国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一次内部统一认识的会议。习近平能够在这个会议上做出批示,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在为新任的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书记的丁薛祥“撑台”。
作为中国政治的中枢神经,“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2018年之前,所谓的“中央”,是由两个委员会统筹管理,分别是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前者管理中共党内“中央”,后者管理国家层面的“中央”。
但是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称,“将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和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作为党中央派出机构。”“不再保留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2018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宣布任命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原中直机关工委书记丁薛祥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首任书记。
在分析人士眼中,这种机构改革和人事任命的结果之一,就是传统以国务院为主导的“国家机关”,正式由“党”统一领导。
但是丁薛祥作为中办主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书记,其政治履历的先天不足,注定他不可能像其前任栗战书一样“大开大阖”,因此这个时候,通过这样“政治推进会”加强其在内部的权威,也就顺其自然。
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个“政治推进会”的说法,梳理以往,甚少在中国政治中出现,中共的“中央机关”,为什么要推进“政治建设”?“政治建设”和中共一直以来喜欢谈的“党的建设”有何不同?这是表明中共中央内部,出现了“政治建设”上的问题吗?
习近平在给这次会议的批示中称,“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希望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十八大后,中共的政治语境中,“讲政治”的第一要义,就是维护中共“党中央的权威和领导”,就是要维护中共今天的“核心”地位。作为当下中国官场的普遍要求,中央机关作为核心中枢,如此强调,并不意外。只是如此罕见的要通过这个会议推进“政治建设”,入脑入心,是否意味着某些中央机关官员内部其实是有“不理解”的情况,不得而知。
第三,令计划的落马,让中共清晰地认识到,务必保证中央机关政治纯洁的必要性。
十八大前,令计划利用其中办主任的身份,结党营私,在中共高层眼中,令计划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政治规矩”,毫无“中央权威”。尤其是在中央机关这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机构,这种官员的影响是难以预计的。防微杜渐,不断在中央机关强调“政治建设”,以令计划为戒,清理遗毒,或亦是此次“政治建设推进会”的要义之一。(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