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师大举西进台湾精英留不住?

  【熊猫时报讯】台湾专业人才,面对广大市场的吸力,「大陆」似乎已成为不能拒绝的选项。不论是建筑师、会计师、律师、机师、医师、大学教师,近年来陆续爆发出走潮。

  这些各自拥有专业的精英们离乡背井工作,必然是为了打造更美好的将来。但是异地工作的辛苦在于,外来者必须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否则无法适应也只能认输。更不用提大陆的人口众多,从来就不缺优秀的人才,西进的台湾精英们面对的竞争更是异常激烈。

  即便艰辛,台湾精英为何仍前仆后继地往大陆市场移动?2018年西进调查发现,询问台湾人前往大陆发展的原因,许多台湾专业人才的答案是「争取更多舞台」与「看好成长潜力」。

  面对大陆的吸力,人才的移动或许在所难免,但这也让我们不禁想问,台湾为何留不住专业人才?

  夏日向晚,天空镶上落日金边,天色深蓝的好像能掐出水来。位在上海虹桥商业园区「建滔广场」上,名为「Shanghai Kingboard Phase
Two」办公大楼,其通透玻璃,无声倒映绚丽天光,四周的建筑都因它而黯淡失色。

  设计这栋大楼的人,是「发生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创办人姜宇捷,他站在户外空桥上正神采飞扬介绍设计理念,「业主说希望早点认识我,因为大楼外型好看,很快就吸引客户进驻,」他难掩自豪分享,这大楼还得了「中国亚太房地产大奖」。

  姜宇捷今年43岁,来自台湾苗栗,毕业于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研究所,建筑资历长达16年,已荣获近20项建筑大奖,曾待过美国大型建筑事务所SOM(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
),2010年加入英国Aedas设计公司上海分所,一路做到执行董事,见证大陆规模从30人增加近十倍的荣景,也在大陆留下不少代表作。

  场景再拉到上海恒隆广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办公室。今年50岁的刘许友,36岁当上台湾安侯建业合伙人,2004年到上海,目前是毕马威中国中区合伙人。

  十多年前西进上海,是因为他观察台湾产业外移,已预见会计市场萎缩,所以到上海闯荡。

  中国第一大律师事务所盈科,也看得到台湾人身影,今年36岁的侯智骞,东吴法律系毕业,2008年在大陆尚未开放台湾律师考照时,就西进攻读法律硕博士,2010年他考取大陆律师执照,进入盈科当执业律师,他的太太台湾人,同样有大陆律师资格,一家三口定居在上海。

  以上三个在建筑、会计、法律颇有资历的专业人才,都选择在十年前西进拼搏,都是预见台湾市场正在萎缩。十年后的今天,他们的预测成真,导致像他们一样西进的台湾年轻三师,愈来愈多!

  「光政大校友在上海的会计师群组,人数就有400多人,台湾会计师大批往大陆市场移动,早不是新闻,」马施云大华联合会计事务所合伙人王世铭认为,由于台湾会计市场竞争激烈,会计人才自然往成长性高的市场移动。

  「去国外念建筑相关科系的台湾人才,七成西进,两成去其他国家,只有一成留在台湾!」台湾建筑改革社社长徐岩奇分享,台湾建筑产业早已进入萧条期,出走大陆已是必然。

""

  台湾建筑事务所新鲜人起薪不到30K

  三师西进热潮,主因为台湾环境推力太强。以建筑产业来看,台湾建筑业早已面临长年低薪困境。

  职场新鲜人若进入台湾建筑师事务所,起薪大多不超过3万元,2万4000元至2万8000元是正常。

  徐岩奇指出,尤以南部的行情,如果薪水要达3万元,就得天天加班,「很多人做到40几岁,领到的薪资甚至只有4万多元,」他分析。

  形非建筑设计总监张仁聪,今年42岁,成功大学建筑系毕业的他,初出社会时,就职于一间小型事务所,当年起薪2万4000元,他的太太初家怡,也是成大建筑系毕业,起薪2万8000元。如今距离他们毕业已经十几年,但新鲜人薪水毫无长进。

  张仁聪夫妇毕业五年内决定离台。2005年,张仁聪决定到大元建筑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初家怡则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就读硕士。

  律师人数暴增台湾想实习得付费

  「哈佛毕业后,我直接到上海AECOM工作,年薪约5万美元,」她坦言。目前她的事务所聘请新鲜人,行情落在8000至1万元人民币;两年经验薪水可达1万2000元,都比台湾高。

  “中华民国全国建筑师公会”理事长郑宜平感慨,以台北市来说,去年建案仅仅200余栋,「你要建筑师的薪水,如何好得起来?」他语重心长。

  而过去号称「金饭碗」的律师,也面临如同建筑师的困境。祸首就是近几年来律师录取名额暴增!以2011年为分水岭,1989到2010年,每年律师平均录取人数大约400至500人,当时已引来录取率过高的质疑。没想到2011年律师资格考改制,导致往后每年率取名额,更暴增至800、900人,截至2017年,台湾律师领照人数已达人1万6000多人。

  海峡两岸法律交流协会秘书长廖尉均观察,依规定,考上律师后必须先至事务所实习,才能取得律师执照。过去律所都要付钱给实习律师,但由于录取人数太多了,律所景气又差,导致愈来愈多实习律师还要「倒贴」钱给事务所。

  「意思是,我培养你当实习律师,我让你学习,你应当要付我钱才是,」廖尉均已听到不少案例。

  除了实习要倒贴钱,实习后的起薪也不断贬值。中华民国律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纪亘彦指出,目前台北事务所给的起薪,大约落在5万元,且日后调薪的幅度不大,除非自己接案,但现在市场拥挤,很难开创新案源。

  大陆会计分工多元晋升速度相对快

  会计专业人才情况类似。以会计师来说,台湾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大学毕业生起薪约落在3万4000元左右,硕士毕业生约落在3万8000元。

  一般来说,只要是经理等级,大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平均薪资已落在3万、4万人民币,台湾顶多台币7万元,八、九年资历,那薪水更是天差地远,大都落在200万至300万台币区间。

  此外,大陆市场广大,审计、税务、咨询,每个项目都可独立分开,还可再细分行业别、地区等,分工很细,代表位置多。「所以大陆30至35岁之间,晋升为合伙人是正常岁数,」刘许友指出。在台湾,因为市场小,所以多半一人身​​兼多职,部门无法如此细分,晋升速度相对慢,一般而言,台湾会计师若要成为合伙人,通常至少要16年资历。

  大陆对建筑产业的拉力更大。就拿张仁聪初期到上海为例,因为市场大,相对案量也多,同一时间就要监控三个工地。「台湾是一个案子可以做好几年,但这里就是快,以前你工地有问题,还能回去想想,但在这边要马上处理,」这是他初入大陆的第一个震撼。

  2011年,张仁聪自立门户「形非建筑」,多次拿下台湾市场几乎无法想像的开发设计案。位在安徽大别山陡沙河畔一处荒郊野岭,距离合肥约两个小时车程,因为是温泉泉源所在,多年前被开发商相中,才短短两年,一座仿日式古镇的「温泉小镇」,共12万平方公尺,竟横空出世。

  这是结合购物商场、商店街、旅馆、度假酒店等功能的度假村,投资达10亿人民币,更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此案就是由张仁聪与初家怡拿下。

  他们负责过的案件,不少规模都如造镇般庞大,动辄十几万平方公尺,包括2014年落成的苏州昆山市云立方社会住宅,加上商店街,总开发面积达13万平方公尺。「我们现在不仅做建筑本身设计,更有兴趣的是城市总体规划,这在台湾,机会很渺茫,」他们想回台湾,但未必有施展手脚的空间。

  机师、医师、大学教师出走抢赚人民币

  大量西进的三师人才,无疑让台湾的专业人才荒更趋严重。目前台湾四大会计事务所就深怕大陆挖墙脚,尤其两岸因台资业务有密切往来,台湾会计师时常会飞大陆查帐,「大家都怕人到了大陆,就一去不复返」。现在四大,人能留就尽量留,倘申请转调大陆,那更是想尽方法说服留人。

  其实台湾专业人才出走,岂止会计师、建筑师、律师三师。一向高薪的台湾医师、大学教授、机师等,也陆续惊见出走潮。六师出走大陆,已是台湾不能回避的人才议题。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