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許諾」能解貿戰困局?還看落實

  【熊猫聚焦进博会】「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致詞時,全面回應外界對中國開放市場、保護知識產權等領域的疑慮,強調堅定開放合作信心,共同應對風險挑戰。然而,七國集團領袖全數缺席進博會,反映要令國際社會為中國推進改革開放投下信任票絕不容易。
 
  ▲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致詞時,全面回應外界對中國開放市場等領域的疑慮。(法新社圖片)
  為進一步擴大開放,習近平在進博會表示,中國將從以下5方面加大推進力度:
  進一步降低關稅,提升通關便利化水準等
  持續放寬市場准入,包括放寬外資股比限制
  引入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懲罰性賠償制度
  加快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進程
  推動多邊和雙邊合作深入發展,推動早日達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專家分析稱,美中貿易戰火下,中國舉辦「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除可表明中方對外貿易開放的關切,亦可繞過美國,加深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聯繫,減輕貿易戰的負面影響,增加與美國的談判籌碼。
  清華大學教授、著外經濟學家魏傑曾在公開演講中表示,中國對絕大部分美國商品都已加徵關稅,「我們反擊它,實際上子彈已經不多了」。他分析,對中國而言,繼續打貿易戰,最好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應以全方位開放的方式,包括開放貨物、服務和投資市場,反制美國孤立主義,抵抗貿易戰的影響。
  想爭取國際認同 必須拿出具體措施
  然而,七國集團(G7),即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及日本領袖全數缺席進博會,俄羅斯亦僅派出總理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出席,主要貿易夥伴國南韓及澳洲據報也不會派出有影響力的人物與會。
  有觀察人士分析箇中原因,稱中美貿易戰仍然充滿變數,主要國家領袖大概還在觀望未來發展,以不變應萬變。另有分析認為,包括美國在內,不少經常與中國打交道的國家或許仍在考慮,應否為中國推進改革開放投下信任票。
  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到「大道至簡,實幹為要」,中方面對此局,距離向外打造進口大國形象、抵禦貿易打擊的目標,恐怕還要面對挑戰,下一步必須切實執行所提出的開放措施,拿出實質成果,這樣才能爭取到國際社會的認同。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