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蓝雨
过去两年,特朗普独掌行政大权,在内政外交上逐一落实其「美国优先」主张,并且迫使把持参众两院的共和党向其民粹路线靠拢。两年前大选意外落败而耿耿於怀的民主党与美国自由派,当然希望一洗頽风,夺取国会控制权,以箝制特朗普未来两年施政,重振他们奉为圭臬的「美国价值」。选举结果民主党也算如愿以偿,在国会与共和党分庭抗礼。
美国主流媒体在选举前大幅报道,指不满特朗普过去两年倒行逆施的选民将大举站出来,投票推倒共和党,此谓蓝色海啸,变相公投向特朗普说不。不仅主流媒体把中期选举包装成对特朗普的公投,就连特朗普自己,也称这是对自己的公投,希望支持者踊跃投票。特朗普在密西西比州的选前大会上说到:「共和党支持者一定要投票。虽然我不是候选人,但某程度上这是选民对我的公投,我也是候选人之一。」总统特朗普希望将中期选举,打造为一场对他个人及政策的信任公投。
“公投”结果一如预期,民主党事隔8年重夺众议院多数,结束共和党独占三大权力机构的局面,由共和民主两党分治参众两院,蓝色海啸成为蓝色涟漪,反映民主党内忧外患仍然存在。
虽然失去众议院为共和党之败,然而自美国内战以来的150年间,只有3次在任总统所在政党有在中期选举中获得更多众议院席位,且民主党此前所预估的「蓝色海啸」并未出现,在民主党选民倾巢而出的情况下,经完全特朗普化後的共和党,依然与民主党斗个势均力敌,其实可说是「荣誉尽归特朗普」。投票结果显示,多位议员全靠特朗普拉票加持,才险胜民主党人。而参议院共和党更增多议席,实在不能低估共和党「特朗普化」後的政治实力。
是次选举最特别之处,是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候选人大多都将竞选工程集中在「反对特朗普」或「支持特朗普」的分裂性议题上。其中,以共和党候选人尤甚。
在佛罗里达州州长选举险胜民主党候选人吉勒姆的共和党候选人德桑蒂斯,就以在竞选广告中教导其牙牙学语的儿子说「兴建围墙」、「让美国再次伟大」等特朗普标签性口号而闻名。
然而,在共和党保守派选民占优的密苏里州,走中间路线、不谈特朗普、大举医疗保险议题的民主党候选人麦卡斯基尔,则大败於曾支持法院挑战医保合法性、自认为特朗普的「前线小兵」的共和党候选人霍利。特朗普将共和党绑上自己的战车风险不小,但似乎特朗普赌赢了。
由是观之,今日的共和党,已正式变成「特朗普党」。
选举结果启示一:
选举结果显示,确有大量选民站出来,令投票率创20年新高,但民主党虽重掌众议院,共和党在参议院席位却增,加上共和党在州长选举中赢得佛罗里达、俄亥俄、艾奥瓦3个对2020年大选极重要州份,反映支持特朗普偏激路綫的选民亦大举投票,美国分裂依旧,蓝色海啸未现。
选举结果启示二:
美国中期选举结果向北京释出一个信息,就是批评总统特朗普打关税战的国会议员出局,支持关税战的议员反而没有被选民惩罚。例如在以贸易战为两党争论话题的州份,中选结果如下:
密苏里州:民主党参议员Claire McCaskill不敌共和党挑战者Josh
Hawley。McCaskill批评贸易战损害农民、牧场主人及制造商利益;北达科他州:民主党参议员Heidi Heitkamp败给共和党挑战者Kevin Cramer。Heitkamp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声援受中国反制措施影响的美国豆农;伊利诺伊州:共和党众议员Mike Bost保住席位,击退民主党人Brendan Kelly。Bost支持特朗普对进口钢铝加徵关税;俄亥俄州:民主党参议员Sherrod Brown力保不失,打败共和党人Jim
Renacci。Brown支持特朗普对进口钢材加徵关税(但该州选前民调显示46%反对关税高于支持关税的37%)。
虽然在农业大州艾奥瓦,民主党人Abby Finkenauer和Cindy Axne分别击败共和党现任众议员(州长选举仍是共和党人获胜)。但仍然是撑特朗普关税战的议员胜出居多。因此,特朗普很难改变对中国的鹰派立场。这就是为何选举结束后第二天,特朗普在记者会上主动挑起话题抨击中国制造2025的原因。
选前预期若蓝色海啸席卷全国,特朗普两年後势难连任的远景,由此落空,特朗普更是继续其偏锋路线为连任绸缪,未来两年施政恐怕是没有最激,只有更激。
原因一,中间路綫不受特朗普青睐,因其过去两年的民粹强硬施政,不少有违美国宪制与立国精神,深深得罪不少中间派民众,其政策纵使转靠中间,也争取不到多少中间选票,反会得失他向来的极端派支持者。
原因二,更重要的是,美国政情是中间派已没有市场。由於全球化、移民、贫富悬殊等导致全球民粹抬头的根本问题仍未缓解,极端立场仍主导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社会继续撕裂。今次选举中,标榜自己是特朗普「马前卒」的共和党佛罗里达州州长参选人胜出,温和并未在政纲中攻击特朗普的民主党密苏里州参议院参选人落败,被视为是只有极端才有市场的证明。
共和党失去领导参众两院优势,或能令特朗普在个别议题上或作接近中间路綫的妥协,以争政绩谋连任。
特朗普力求连任,可能在外交上大做文章,以转移国民视綫,甚或藉之打造强势总统形象,在中国、俄罗斯、伊朗3个对手中,中国很可能成为矛头。以外交转移国民视綫,中美关系的走向实在难以乐观。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系副教授马钊认为,中期选举对中美的局势没有太大影响,华盛顿现在听不到表扬中国的声音,对中国强硬已成为「政治正确」的选项。中期选举後,中美进入新竞争关系这格局不会调整,他指出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中美竞争内容的优先项可能会出现调整,中美贸易结构会成为特朗普的优先项,赤字已不是关注焦点,强调的会是不公平的贸易政策和贸易措施。
这次中期选举,特朗普究竟有没输,答案再清楚不过,但内地媒体很多没能正确认识实情。
国内媒体如用「特朗普输了」、「特朗普期中考挫败」、「特朗普完全执政破灭」,「特朗普成跛脚鸭」等等标题如此报导美国期中选举众院易手民主党。但衡诸过去百年来,美国在任总统於期中选举成功守住参议院的案例仅有5次,而特朗普做到了!另在全美50州中,共和党亦保持过半数的州长统治权,不少媒体认为,这次选举对特朗普来说应属赢多输少。
参众两院分庭抗礼,《福斯新闻》分析,民主党重夺众议院反而对特朗普争取2020年连任带来好处。过去共和党完全执政时,民主党是完全的在野党,现在民主党重新掌握权力後,反而失去「反对势力」的优势。
未来两年美国政坛两院分庭抗礼,势必令特朗普执政不再一帆风顺。这将考验特朗普的妥协能力,但商人出身的他,讨价还价的能力绝对不容置疑;加上,特朗普上台两年後,终於有实质的对手可以跟他抗衡,有利特朗普更关注民生经济议题,并调整强人形象,为2020年的总统大选铺路。
难怪特朗普於选後高兴地表示,共和党在这次选举中取得了「大胜利」(Big Victory),并说,「现在我们要回到工作岗位,并完成任务!」剑指2020年总统大选。
民主党在期中选举拿下223个众议院席次,暌违8年後重夺众议院主导权;另一边,共和党则拿下51个参议院席次,保住多数席次优势。这次期中选举的结果跟选前的多项分析与预测相符;就过去70年来,当总统支持率低於50%
将令执政党於期中选举平均失掉37个席位的数据,加上前总统奥巴马率领的民主党於2010年期中选举失掉63个席位而言,这次特朗普率领共和党最大限度地减弱了「蓝色浪潮」的冲击,成绩斐然。
除奥巴马外,克林顿同样亦在1994年期中选举输掉62个席位,但两年後,两人都顺利取得连任。特朗普在这次期中选举失掉的席位比他们来得少,这证明了美国人并没有拒绝「特朗普主义」(Trumpism);恰恰相反,这次选举更是说明了特朗普在工人与农村阶层中间,有了屹立不摇的坚实支持度。这是值得中国政治观察家思考的地方。
由此可见,无论在这次中期选举的结果上、共和党归为特朗普派的趋势上,还是对民主党的长线作战上,特朗普本人都可算是打出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种种迹象显示,特朗普已把目光放在2020总统选举,并积极改组团队与策略,对抗民主党的来袭,准备迎战未来两年的妥协政治战场,力争两年後再下一城。
另一方面,虽然民主党胜出众议院,又在州长选举中夺回数席,然而,其中胜选者有传统的温和民主党人,亦有新兴的左翼进步派人士。在民主党路线未明,而共和党愈加统一的情况下,虽然民主党一如所料在中期选举赢了一仗,其前路仍然是迷雾一片。可预见民主党在2020年大选之前,该会继续为全党统一战线的争议所困扰。
那么,民主党掌控众议院是否令中美贸易战有新的转机?对中美未来格局的影响如何呢?
不少人一直以来认为:失去众议院多数的特朗普,将如同跛脚鸭,无法再同中国对撼。
殊不知,众议院由民主党主导後,国会对华态度只会更为强硬。
在美国,以往每次大选前,总统或议员候选人总是不约而同打出「中国牌」,争先表达强硬立场。2016年总统大选时,特朗普在竞选演说上提及中国超过百次,希拉里也宣誓将延续奥巴马时期的遗产,将遏止中国进行到底。
然而,尽管中美贸易战正如火如荼进行,副总统彭斯也用一场演讲将两国关系推至火线,中国议题在今次选举却乏人问津。
一方面,自然是难民、大法官任命、种族等内政议题,以及围绕特朗普本人的争论抢了风头;另一方面,也因为民主党候选人大多认同特朗普的中国政策,难觅藉口攻击。因此,回避中国议题,绝不代表民主党人(当然包括共和党人)对华友好。
现於纽约大学任教的前美国驻新加坡大使阿德尔曼表示,特朗普政府及共和党人,对华态度固然极端鹰派,但民主党传统上亦倾向保护主义,断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不大变。
虽说民主党掌控的众议院,将对总统特朗普执政起到一定掣肘,
两党在众多问题上对立,但在中国问题上难得一致,遏制中国已是两党共识,两者都支持对华贸易政策采取强硬立场,保护美国知识产权。既然民主、共和两党对中国问题立场相近,料不会改变对华强硬路綫。
华府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史剑道认为,大部分民主党人比共和党人更支持贸易保护主义,且会抓住每个机会阻挠特朗普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外交关系协会资深副总裁林德赛亦撰文指,若华盛顿与北京达成停止贸战协议,民主党人无论是从政策还是党派政治考量,都有动机来批评特朗普政府没达成对美国更有利的协议。
需要指出的是,民主党上台,可能比现在的特朗普还要过分。
美国民主党的众院领袖佩洛西一向主张对华强硬,是著名的亲台派,曾经强烈批评中国人权。在过往一直投票反对给中国最惠国待遇、中国申办奥运等。佩洛西最出位的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上拉出横幅抗议,和中方警察发生过不愉快的一段经历。
还有,特朗普政府年初宣布对500亿美元华货实施关税时,竟获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民主党)赞扬,他更与特朗普口径一致,斥中国占美国便宜。到了5月,传出华府可能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後,舒默亦敦促特朗普保持强硬,不要轻易让步。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代表希夫等民主党议员亦有份参与,制定共和党对抗中国的措施,包括抵制中兴、华为等。
今年6月,美国参议院以85:10的比数通过针对中国的《2019国防授权法案》,要求特朗普政府恢复对中兴集团的制裁。投票赞成的有46位共和党议员,及39位民主党参议员,显见两党对贸易问题同样采取强硬态度。
国会对贸易政策控制权不大,白宫仍可单方面强推政策。多年来就人权及知识产权等问题针对中国的民主党,未来於中美贸易等问题上,甚至乐得助特朗普一把。特朗普向北京施压减少中美贸易逆差,不但不会遇阻,反会得两党共同支持。CNBC援引班诺克本全球外滙首席市场策略师钱德勒表示,对中国贸易战将由国会两党一起进行,因为中国“(不公贸易行为)伤害美国工人,影响美国就业”已经是共识。民主党希望争取美国工人支持,相信不会左右共和党对华政策。
因此,美民主党掌众院,可能会在国内问题上掣肘特朗普,但对华政策不可能会阻挡特朗普。反而是攀比谁对华更狠。当前对中国的整体风向的转变,跟党派没有关系,是美国整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一次大变动。
尽管选前特朗普对华立场突见松动,甚至有消息传出称特朗普已经在委托团队起草中美贸易协定,但估计这是中期选举之前的做骚。特朗普的出尔反尔,在过去历次中美贸易协商的过程中,大家并不陌生。今天,美方将在华盛顿与中国官员举行双方第二次外交安全对话。这次对话原定上月举行,但其後取消,这次对话可视为中美关系在选後的风向标。
不过,在外交安全问题上,中美比贸易问题更难取得共识。朝鲜核问题当然是今次主要议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美方批评中方在朝核问题上「搞搞震」,以此作为对美的筹码。然而,相对於南海问题及台湾问题,这已是比较容易谈得拢的议题。在此之前,中美在南海与台湾问题上针锋相对,9月30号,美国的迪凯特号驱逐舰在南海与一艘中国军舰险些相撞。10月初,副总统彭斯在哈德逊研究所发表的演讲,林林总总开出了一份长长的清单,几乎无所不包。
10月4日彭斯的发言,被认为是美国对中国开启新冷战的宣言。若以此而言,中美恢复外交安全对话,谈当然总比不谈好,如果双方对话後承认要管控危机,已是最好的结果;不排除中美各说各话又或者并无任何宣布,也只是预料中事。事实上,白宫团队几由鹰派主导,不可能突然转向。
正如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葛莱仪预料,美国可以利用这次外交安全对话来讨论美国在朝鲜、南中国海,甚至像核问题,例如美国打算退出中导条约等。中国毫无疑问将在台湾问题上语气强硬。整体来说,这次会议不会有任何突破。
就算特朗普在「中国制造2025」上妥协,也必将遭遇国会压力。如今,民主党已控制众议院,阻挠特朗普同中国达成协议,一方面可为特朗普施政制造压力;另一方面,则将自己标签地更加「反华」,以求选民支持。
目前,特朗普与即将成为众议院议长的民主党领袖佩洛西皆表示,将寻求跨党派合作。而白宫与国会两党又能合作什麽?相较於外界皆着眼的基础建设,其实「中国牌」才会是两党及国会白宫之间最大的共识。
这麽看来,与其寄望特朗普在对待中国时成为跛脚鸭;不如提防中选後的国会,或成为中美关系的火药桶。
未来,中美贸易战全面息战机会很低。美国对华发动中美贸易战,本质并非为了贸易,而是寻求大国博奕的战略决战,以阻止中国超前。美国整体对华评估发生质变,这一点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特朗普所代表的民粹思潮,也将进一步改变美国的政治面貌。
特朗普的出现,可说完全改变了美国的政治生态。共和党选民在他的影响之下,逐渐放弃政府收支平衡、自由贸易等传统观点,而转集中在移民、道德等文化、价值冲突的议题之上。
今次在美国各区特朗普派系的胜出,就有赖此等「文化战争」式的议题操作,因而能击败一直在共和党保守派选区靠着地区议题、走温和路线胜出的民主党人。
共和党经此次中期选举之後,将更加以特朗普为核心领导;日後就算特朗普要退下火线,也可预见会继续以文化、价值战争的方式争取选民支持,其未来走向可算是已成定局。
特朗普接下来会怎麽做?他将面临两场近在眼前的国际考验。11日在巴黎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得避免重蹈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与普京举行峰会时的覆辙。特朗普将在期中选举後面临复杂挑战,他不能再忽视俄罗斯问题,也不能再疏远日益重要的共和党根基。
然后,特朗普30日将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登场的20国集团(G20)高峰会遭遇更大挑战,即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能否达成协议令人关注。
中美持续长期对抗,对两国都不是最佳选择。中美选择对抗或缓和,考验中美两国领导层的政治智慧。
(2018年11月9日猫眼社评 撰文:国际华人电子日报《熊猫时报》社长兼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