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資訊專欄作家舒曼(Michael Schuman)指出,11月底「川習會」能夠使美─中貿易爭議獲得突破性協議的機率正在減退。儘管美國對中國施加關稅壓力已接近一年,且中國經濟成長減緩,股市重挫,但習近平迄未屈服,令川普政府中的「強硬派」備感挫折。
舒曼表示,中國成長減緩,習近平當然希望能夠擺脫貿易戰,而且他可能願意稍做讓步,以求與美國達成協議。雙方可能會在「川習會」上宣布和解,或承諾重新談判,甚至可能敲定協議的大綱。
但美國不要期待習近平會對美─中貿易衝突中的「牛肉」做出任何讓步。習近平不會對美國企業大開市場之門,也不會真正承諾不再竊取美國科技;更重要的,則是習近平不會改變由國家主導的策略性產業政策。
川普關稅政策的支持者可能會說,應該給川普更多時間,關稅才剛開始發揮作用。這雖是實情,但卻並不重要。無論美國對多少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習近平都不會乞和。
原因之一,在於關稅措施對中國經濟的打擊,並沒有像美國官員所想像的那樣沈重;更重要的是習近平堅信他所採取的路線,的確是攸關中國未來的正確方向。
舒曼說,由於中國生產成本上升及經濟成長下降,習近平非常了解中國必須揚棄「微利」的傳統性出口產業,轉而向高科技產業提昇,以創造新市場及提高所得,否則中國將跟許多其他新興經濟體一樣,長期陷入「中所得陷阱」。
習近平選擇的發展策略,包括保護主義、科技竊取及策略性產業政策,正是美─中貿易衝突的核心。這套策略是否有效雖可以討論,但他絕不會放棄。貿易爭議愈激烈,習近平愈相信他的計畫既有必要,而且迫切;他也斷定中國高度依賴西方科技極其危險,因此必須發展及掌控自有的關鍵科技。
在政治上習近平也沒有向美國低頭的餘地,反而可以讓他打一場持久的政治戰。由於他不受任期限制,可以思考如何利用10-15年的時間才打造中國的未來,以及他本人的政績。
川普卻不行。不僅國會期中選舉結果使川普的政治實力受損,他還要擔心自己的貿易政策使美股下挫及美國經濟成長減緩,這些都削弱川普的談判籌碼。現在關鍵問題已經不是習近平能堅持多久,而是川普還能多久。
習近平原本可以跟川普做更好的合作,但現在貿易戰已經愈滾愈大,雙方都騎虎難下。習近平面對一位受傷不輕、反覆無常且支持度偏低的美國總統,他絕不會犧牲自己對中國前途的使命感;因此只有當川普對現實幡然醒悟,這場貿易戰才可能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