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改革消耗政治能量 馬克龍辜負選民信任

      【熊猫政局】法國「黃背心運動」進入第三週。伴隨政府讓步,決定延遲徵收燃油稅,首都巴黎的混亂局面相信將有所舒緩。不過,縱然今次示威得以平息,馬克龍及其所在共和前進黨的政治能量也已消耗殆盡,今後再想推動改革勢必阻力重重。而對投票給他的2000萬選民而言,自己的託付似乎打了水漂。
  馬克龍今次推動燃油稅改革的粗糙手腕,已人盡皆知。馬克龍政府宣稱:收取燃油稅旨在補貼綠能開發。但暫且不論這樣的理由是否合理,過去一年,由於國際油價變化,法國油價已上漲15%,給民眾帶來相當負擔。選在這一時間點徵稅,足夠將民眾的怒火點燃。
  馬克龍改革有勇無謀
  「理想宏大 操作粗糙」已成為馬克龍改革計劃的共同病灶。去年8月底,馬克龍政府推動勞工法改革,力圖為企業鬆綁。結果,控制國會的馬克龍政府不曾同商界及工會代表溝通,只求「快刀斬亂麻」,短短一個月內便通過法案。隨後的教育改革同鐵路改革也延續了「不溝通 只闖關」的模式。
  在馬克龍看來,反對者最多發起短時間罷工、遊行,只要政府「夠強硬」便能挺過去。未曾想,政府的支持度在一次次闖關後階梯式下滑,直到今次石油稅改革後,基層民怨徹底爆發。
 
  阻止運油車進入油庫的「黃背心軍」,抗議馬克龍增加燃油稅的政策。(視覺中國)
  政治人物不僅要有堅定信念,更要有靈活手腕加以配合。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即便掌握軍政大權,亦對陳雲、李先念等保守派保持基本尊重;大蕭條時期,羅斯福總統推出國家干預市場的「新政」時,也懂得利用大氣電波,每星期同美國人民進行爐邊談話。
  反觀馬克龍,欠缺了推動改革的手腕,卻有不少「精英階層」的傲慢。勞工法改革時,馬克龍將反對者斥為「懶鬼」;接受採訪時,他提到地鐵上常有些「什們也不是的人」;面對失業者的訴苦,他調侃到「過個街就能給你找到工作」。政治人物若如此行事,怎麼可能達成目標
 
     示威者「不前進(遊行),便死亡」的標號,正好配搭馬克龍所屬政黨「共和前進」(La Republique en Marche)的名字。(視覺中國)
  選民託付打水漂
  馬克龍並不孤單。在臺灣,蔡英文兩年半前挾歡呼之聲登上總統大位,人們本期望她的改革計劃能改變國民黨治下政商關係複雜、勞工權利薄弱的現狀。到頭來,卻換來一句「不能老想靠政府,面對老闆,你們要自立自強啊」。在美國,奧巴馬八年執政建立醫保體系,並將美國帶出經濟危機的陰霾;卻因頻頻改變決策,優柔寡斷,令特朗普有機可乘。
  對馬克龍來說,伴隨他25%支持率的,不僅是其個人政治命運的終結,更是民眾希望的破滅。競選時,法國選民本期望馬克龍能應付國內經濟不平等現狀,打壓高昂房價並縮小城鄉差距。這些改革至今仍未推出,之後恐怕也很難推出。
  競選時,法國選民期望馬克龍的自由主義路線,能壓制英國脫歐及特朗普當選後,席捲全球的民粹主義風潮。未曾想,極左的不屈法國黨,及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領導的極右國民陣線,卻藉著民眾對馬克龍的不滿迅速壯大。後者如今更在支持率上,遠遠甩開馬克龍所在的共和前進黨。
  競選時,法國選民本期望馬克龍的親歐立場,可助推歐洲一體化。未曾想,隨著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失勢,失去民意基礎的馬克龍也難以在歐盟內壓過匈牙利、波蘭等「疑歐國家」,歐盟一體化的兩個引擎兩年內便已熄火。
  這樣的教訓,為政者切不可再忘記。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