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眼】普京在周三(20日)向俄羅斯聯邦會議發表國情咨文,全文絕大篇幅集中國內問題,備受西方媒體所關注的中程導彈爭議,其實只是國情咨文的小插曲。
在民望大跌的局勢中,普京未來似乎將會集中注意力解決國內問題,而非再像過去數年一般的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普京自1999年以來一直擔任俄羅斯政府的第一把手(無論是以總統身分,還是總理身分),其民望至今仍有在60%上下徘徊,已屬難得。然而,相較於他2015年近90%的民望,如今確有普京江河日下之感。
增加退休年齡爭議 為普京敲響警號
俄國民眾自去年起,在俄國插手烏克蘭、敘利亞等地區數載之後,對於普京對外頻頻出招的做法,已有所不滿,希望普京能多加關注國內政務。在烏克蘭克里米亞局勢漸穩、敘利亞巴沙爾政府軍勝利可期之下,普京亦逐漸回守國內。
去年9月,眼前俄國勞動人口減少的問題(在2017年內就減少了近100萬),普京簽署增高退休年齡的法案,將男女退休年齡分別由60及55歲,提高至65及60歲,希望保住俄國的勞動力。
此舉卻惹來民眾強烈反彈,認為他們退得休來,也沒有命享:雖然俄羅斯今日的人均壽命為73歲,不過這卻是過去數年的增長;在2000年之時,人均壽命只得65歲,而男性稍低於60歲。由此可見,普通民眾對其壽命的預期大均只有60餘歲,將退休年齡提高到60之後,可想而知民眾有多不滿。
在退休年齡提高之後,普京民望急近下滑,由之前的約75%,跌至60%左右,而民眾對普京的信任度也由2017年底的59%,跌至今日的約33%。
退休年齡爭議的後遺,可算是為普京的管治敲響警號。
俄羅斯政制 全在一個「信」字?
是次國情咨文發表之前,卻正遇上俄羅斯外匯儲備首次超越其公私外匯負債之時,剛好成了普京內務轉向的良好預兆。
在國情咨文中,普京一開首點明其施政核心並承認錯誤:「俄國今日是有強大外交、經濟、防衛潛力的強國。不過,從最重要的保證生活水準、人民福祉的層面看來,我們很明顯並未達到所需程度。」
相較為美國總統特朗普「萬事皆好」的一貫口吻,普京對其人民也可算是真誠有嘉,難怪普京智囊蘇爾科夫(Vladislav Surkov)會指俄羅斯政體,所不同於西方民主之處,正在於其基礎是「人民對統治者的信任」。
在蘇爾科夫所設想的俄羅斯政體中,政府一切機關皆為人民與統治者的溝通服務。普京此刻順應民意的內務轉向,也可算是為鞏固這種政治傳統邁出了一步。
順應民情 卻不屈從民意
然而,普京卻沒有民粹式的向民意屈服,諸如撤回退休年齡改革等。
取而代之的是,他為對俄長遠發展最為重要的人口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派錢獎勵生育、對多子女家庭提供房貸優惠、改善兒科診所服務,改善托兒服務以鼓勵在職女性生育、改善整體醫療質素、改善市區環境及設施等,並將致力在10年內將人均壽命提高至80歲以上。
另外,普京也為其在提高生產力、推動科技發展、改善鄉村教育醫療、加強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等,花費重大篇幅詳述。
普京雖有指責美國退出《中程導彈協定》(INF)的舉措,又警告美國不要在歐洲部署導彈,然而這些國際爭端只屬旁枝末節,可見普京內務轉向之熱切。
「順應民情,卻不屈從民意」可謂普京國情咨文的核心精神。這種精神也體現了蘇爾科夫對統治者的期許──「老練、高深卻沒有惡意」。
沒有普京的俄羅斯?
不過,俄國未來的長遠挑戰卻是要如何維繫一個沒有普京的俄國。
普京,如今幾乎是俄國政府的代名詞。俄國人民即使對生活何等不滿,似乎也難以想像沒有普京的俄國將是何等景象。然而,普京亦是凡人,終有離場一日,今日他也許能演好了「哲學家王」的角色,他去後卻又如何?
蘇爾科夫在本月初的一篇題為《普京的長久國度》的政治理論文章中,就提供了解答:人民要信任的,不是普京本人,不是西方民主體制下的政府,更不是一個聖人般的統治者,而是一個實行普京主義式管治的俄羅斯政府。
然而,這套政治理念在未來能否實現,也要看普京接下來幾年能否化普京的個人為普京主義的代表。
題圖:在俄羅斯廣大疆土投影下發表國情咨文的普京。(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