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邀請,周日至周二(24日至26日)展開國事訪問。
在歐盟調整對華政策之時,身為歐盟核心成員的法國展現與北京加強合作的意願,但馬克龍同時希望藉機團結歐盟,謹慎地對北京保持距離。對他個人而言,這也是一次提升個人聲望以及突破國內困境的好機會。
習近平訪法:歐盟多名領導人上周五(22日)在布魯塞爾舉行峰會,期間談及北京未開放足夠巿場。此外,在習近平訪法的最後一天,他將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將舉行罕見的「法德中歐」峰會。(路透社)
習近平訪歐前一周,歐盟委員會公布《歐盟-中國:策略性展望》(EU-China-A Strategic Outlook),提到10項有關中歐具體議題,並將中國定位為「有全面影響的對手」(systemic rival)。
屬歐盟建制派的馬克龍上周五(22日)在歐盟峰會上稱樂見「歐洲覺醒」,又表示歐盟在對華關係上的「天真階段應該要結束」。
馬克龍在對華關係上向來相當謹慎,這次習近平來訪更成了一大考驗:那就是如何為法國以至歐洲帶來機遇,同時能團結歐盟保持對北京政府的距離。
貿易與外交 中國攔路法國
中國目前是法國的第一大雙邊貿易逆差國。法國外交部數據顯示,兩國2018年的貿易逆差達到292億歐元,處理經貿問題無疑是重點之一。
惟馬克龍強調,歐盟與中國的首要關係是地緣政治和戰略關係,那他所指的是什麼呢?中國近年在非洲從事大量基建,並於東非國家吉布堤建造首個海外軍事基地。對於一直有意在非洲重建「法國勢力」的馬克龍,非洲相信被他視為中法的一個「棋盤」。
馬克龍3月公布「歐洲復興」計劃,此前又提出「歐洲建軍」,無不是流露出領導歐盟整合的雄心。只不過在中國因素影響下,經濟較落後的中東歐國家「脫離」歐盟體制,與北京組成「16+1」合作機制;同時各國在使用華為5G設備掀起激烈爭議,結果中國成了整合歐洲的一塊絆腳石。
可是正所謂「有危先有機」,中法間的挑戰或能成為推動馬克龍計劃的能量。
習近平訪法:馬克龍一直有意重建法國在非洲的「勢力」。圖為他3月中到訪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路透社)
謹慎探討合作範疇 維繫歐盟整體
馬克龍曾說:「中國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國家,我們正處理一個非常重要的夥伴」。中法雖然存在不少磨擦和可能的利益衝突,但在傳統盟友美國高舉「美國優先」的情況下,深化與中國合作將成為法國的目標。
習近平與馬克龍預料會簽署有關核能、航空太空和潔淨能源的合作協議;馬克龍或尋求中國支援在西非「薩赫勒五國集團」(Sahel)地區的反恐活動;外界亦預料他會要求中國承諾減少碳排放。
在具爭議的議題方面,馬克龍或會要求中國擴大進入市場的互惠(reciprocity);探討與中國在第三方非洲國家合作投資,並強調須確保計劃公平。至於「一帶一路」倡議上,法國取態將如該國外長勒德里昂(Jeans-Yves Le Drian)所言「必須是雙向的」。
觀乎上述範疇,不乏中法皆能得益的多邊主義議題;法國在經貿上也持開放態度,讓雙方在國際項目上留有合作空間。惟馬克龍不忘維護歐盟利益和基本價值觀,期望維繫歐盟「一整體」的態度與中國交手。
內憂持續 馬克龍欲借外交得分
回望法國國內,反政府示威「黃背心運動」經已持續19個星期,全國周日(24日)仍然有約有4萬人上街遊行,馬克龍更要取消度假,「急急腳」回巴黎應對。
從法國總統角度而言,馬克龍如能成功藉會談為法國爭取利益,將有助他突破內政低迷的境況;從歐盟倡導者角度而言,如果他能獲得歐盟國家和中國同意其方針,也進一步強化他在歐盟的領導,甚或有望頂上默克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