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眼】周日(31日)舉行的土耳其地方選舉,被視為對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執政的公投。
雖然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AKP),依然以44%得票取得大多數地方市長及議員席位,然而AKP卻失去了土耳其首三大城市的控制權,當中包括首都安哥拉(Ankara),以及埃爾多安曾任市長的老巢伊斯坦布爾(Istanbul)。
「失去城市 則無立足之地」
埃爾多安近年力推伊斯蘭化政策,又借2016年失敗政變之機,收緊對國內反對勢力的管制,更於2017年修改憲法轉行總統制,將權力加諸己身。
不過較傾向世俗化的城市階層不滿埃爾多安之意,早在2017年的憲法公投已表現出來。無論是首都安哥拉,還是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都有多數民眾反對埃爾多安集權的操作。
當時,埃爾多安就警告AKP黨人:「如果我們失去伊斯坦堡,我們在土耳其就沒有立足之地。」
雖然目前AKP和在野黨共和人民黨(CHP),都聲稱在伊斯坦布爾勝選,不過選舉委員會就已澄清CHP的候選人伊馬姆奧盧(Ekrem Imamoglu)以少於0.5%選票之微勝過其AKP對手耶爾德勒姆(Binali Yildirim)。(雙方至今對部分票箱的選票仍有爭議。)
AKP除失去三大城市控制權外,也失去了工業重鎮阿達納(Adana)及旅遊勝地安塔利亞(Antalya);AKP所控制的省份數目亦由原來的48個,跌至39個。
由此等形勢可見,埃爾多安的警告似乎正在逐步應驗。
CHP的伊馬姆奧盧,在勝出伊斯坦布爾市長選舉後,擁抱他的一名支持者。(路透社)
埃爾多安:成也經濟 敗也經濟
土耳其的失業率在10%以上(青少年失業率更接近30%),而其貨幣里拉(Lira)去年貶值28%,通脹更達至20%,可見經濟問題是AKP選戰失利的主因之一。
在選舉初步結果公布後,埃爾多安亦大談經濟,指出下次大選將在2023年舉行,因此AKP「有長時間可進行經濟改革」,又承諾不會破壞現有的「市場經濟規則」,以安投資者信心。
不過今日土耳其的經濟困局,也難說不是埃爾多安一手造成。
雖然埃爾多安在2003年以總理身份掌權時,的確大大改善了土耳其經濟,然而自2013年伊斯坦布爾爆發大型示威,反對其伊斯蘭化政策後,他就大搞政治爭權操作──同年與伊斯蘭教士居倫(Fethullah Gulen)反目;翌年又以總統身份壓過總理權力繼續掌權;2016年更藉政變後的緊急狀態令,大舉清算異己;最後在2017年,他就修改憲法將大權歸於自己。
在野CHP的支持者,知道安哥拉市長選舉的結果後,熱情高呼慶祝。(路透社)
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低息環境,土耳其大舉借外債投入建造業,使經濟蓬勃發展。不過,今日低息環境有變,資金向歐美回流,就造成缺口,使其經濟增長難以持續,不少原來興建中的地產項目更變成「爛尾」,而里拉也應聲下跌。
短視政策只為選票 最終弄巧反拙
長年貿易逆差的土耳其,遇上里拉下跌,物價急升,嚴重影響平民生活。土耳其人更習慣將里拉匯價作為土耳其經濟表現的指標。
初時反對加息以阻里拉下跌的埃爾多安,最後也不得不就範,自去年開始將息率由8厘提高至今日的24厘。
里拉雖有回穩,但食品價格卻依然不斷升漲。埃爾多安近月見選舉臨近,為壓抑物價爭取民心,竟然搞出一連串的短視經濟措施,再創土耳其經濟。
伊斯坦布爾的商業區,也是玻璃幕牆高樓大廈林立。(路透社)
首先,他指責商戶囤積居奇,除了用政府資源去以極低價出售食品之餘,又動用警力積極掃蕩疑似推高價格的商販,嚴重打擊經濟活動。
其後,為阻里拉下跌,他更以中央銀行儲備大舉買入里拉──僅是3月的央行外匯儲備就大跌三分之一;另外,更有傳指他禁止土耳其銀行向投資者借出里拉,以禁投資者短炒。此等無常的政策變動,使投資者對土耳其愈加卻步。
這種干預市場的短期操作,只能短暫有效,甚至會造成反效果──在投資者對土耳其的金融穩定信心受創之下,土耳其的股市、債市都在選前大幅下滑。
今次AKP的選舉失利,可算是埃爾多安咎由自取。
挑動選民情緒 不解經濟壓力
埃爾多安除了短視的經濟手段外,也大舉鼓動伊斯蘭民眾的被害情緒,以爭取支持。
適逢其時,美國國防部因土耳其購買俄國軍備的爭議,在周一(4月1日)宣布停止向土耳其供應F-35戰機的配備。夾在歐盟、美國、俄國之間,又插手敘利亞事務的土耳其,除了國內經濟困局之外,在外交上也是煩惱重重。(路透社)
上月新西蘭反穆斯林恐襲發生後,埃爾多安就多次在其支持者集會上播放槍擊片段,並將兇手的反穆斯林情緒連結到土耳其作為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爭戰地的歷史,為自己營造穆斯林保衛者的形象。
不過,這次選舉結果大概也讓埃爾多安明白到,土耳其人最關心的還是經濟問題,經濟照顧不好,其他意識形態、宗教情緒上的躁動也只能是旁枝末節。
多年來大搞政治意識形態爭鬥的埃爾多安,若要為其政黨安身立命,最好還是變回過去剛獲大權的自己,專心一志將經濟先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