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缺乏哲學及政治思想 日本新年號惹學者不滿

【熊猫时报讯】日本公布「令和」成為新年號,取自日本古籍《萬葉集》,成為日本歷史至今首個出自日本古籍的年號。日本共同社報道,有研究中國哲學及文學的日本學者,對令和選擇感到不滿。

專家指出《萬葉集》僅是一本文學作品,不合適用作有統治意義的年號來源。(維基百科)

專家指出《萬葉集》僅是一本文學作品,不合適用作有統治意義的年號來源。(維基百科)

筑波大學研究中国哲学的名譽教授堀池信夫表示,年號是基於統治者「統治土地與時間」的理念所出發,而儒家在漢朝後成為支持皇室統治的學問,因此年號亦包含治理國家及政治的思想。

這亦是為何過去年號大部分出自中國儒家典籍,如《尚書》被引用35次,《易經》27次。至於令和出自的《萬葉集》,僅是一篇文學作品。東京大學研究中國文學的名譽教授田仲一成指出,日本人所寫的漢文大都是文學作品,形容風景以及抒情,並不太合適成為年號的出處。

安倍選擇令和是因感覺「特別新鮮」

中央大學研究中國哲學的名譽教授宇野茂彦指出,過去年號多取自《尚書》,是因為「日本沒有如此的佳作文」,堀池表示令和結果令人失望:「今後大概只要是兩個漢字,就甚麼都可以成為年號。」

日本放送協會訪問首相安倍晉三時,安倍表示選擇令和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令和感覺「特別新鮮」,這顯然與專家所稱年號需要的哲學及政治思想不同。

古代日本哲學及政治思想多受中國影響,因此若希望從中選擇合適年號,從中國古藉中尋字才是最恰當的選擇。有專家擔心令和開了先例,未來日本年號將不再使用中國古藉。

另讯:

具有中國官方背景的政論公眾號「牛彈琴」表示,日本古詩是在中國詩歌熏陶中成長的,而「令和」的源泉在中國經典,因此日本年號要「脫中」,「100000+年都不成,除非不用漢字。」

「牛彈琴」認為安倍意在顯示日本的文化獨立,有很深的政治寓意,但事實卻不如他所願。(資料圖片)

「牛彈琴」認為安倍意在顯示日本的文化獨立,有很深的政治寓意,但事實卻不如他所願。(資料圖片)

安倍晉三曾表示,「令和」選自日本古籍《萬葉集》,象徵日本豐富的國民文化和悠長傳統的古籍。對此,「牛彈琴」認為安倍意在顯示日本的文化獨立,有很深的政治寓意,但事實卻不如他所願。

「牛彈琴」寫道,雖然日本稱「令和」源自《萬葉集》的「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但日本古詩是在中國詩歌熏陶中成長的,詩人遣詞造句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翻翻中國經典,源泉在前頭」。比如,早在東漢張衡的《歸田賦》中,就有「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的句子,《禮記·經解》中亦有「發號出令而民說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一句,「這個『令和』的內涵,感覺更好一些。」

文章直言,日本年號要「脫中」,「100000+年都不成,除非不用漢字。」

「表為日本心,實為大漢魂」

「牛彈琴」又指,文化這東西,剪不斷,潤物無聲,極具穿透力,「表為日本心,實為大漢魂。」安倍自以為是「脫中」了,其實更顯露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只要使用漢字,就脫不開中華文化的汪洋大海。哪怕不用漢字,儒家文化思想,也是如影隨形的。但如果中國文化一直有魅力,日本就不可能放棄漢字。

文章表示,中國要有文化自信,思考怎樣令文化更有影響力,不愧對於先人,「不能小覷了安倍,這個日本政壇不世出的政治家;但中華文化持久的魅力,卻是任何一個政治家無法匹敵的。」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