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中國留學生 美國高教業受貿易戰衝擊

對中國留學生倚賴日深的美國大學或教育業,因美中貿易戰補貼變少。 示意圖/Ingimage

【熊貓聚焦中美】美中貿易戰各行各業都「受害」,有些行業會收到補助,減少衝擊,對中國留學生倚賴日深的美國大學或教育業,不可能因此受到「補貼」,業界領導人叫苦連天。

美國高等教育扮演了教育、研究、勞動力訓練、甚至提昇公民與民主水準等角色,從國際經濟的角度看,算是「大型出口服務業」,年收入達450億美元。2017至2018學年度,在美國的國際學生達110萬,居全世界「留學生霸主」地位。

美國教育市場的最大客戶就是中國學生。他們1980年代起涓滴流入美國,2000起洪水般湧入美國。36萬名中國學生在美國個教育機構註冊繳費,占全美大學及研究所外國學生的三分之一。

為什麼美國的學位那麼賣座?它們吸引哪些學生?學生來源可分「逃避本國制式教育型」、「體驗外國社會型」以及「學位價更高型」。美國大學的國際排名,畢竟不差,至少比中國的大學更具國際聲望。

美國的教育工作者確實肩負「與世界分享知識」的理想,但務實面則是:要在研究方面領導群倫,你得有「得天下英才也教之」的博士班、博士後研究環境,何況有些大學靠國際學生的學費,才經營得下去。

不如史密斯學院或南加大那樣廣受國際學生青睞的公立大學或聲望甚佳的私立大學,少了國際學生的學費挹注,真的可能關閉。

幾十年來,美國聯邦及州政府教育預算都看得很緊,逼得大學往外國找尋「商機」,而沙特阿拉伯、印度和日漸富裕的中國恰好是最佳學生來源,也因為外國學生人數越來越多,「經濟貢獻」度越來越大,美國高等教育機構受到國際政治與經濟的影響程度,也達到歷史新高。

有些高到「沒有外國留學生收入就辦不下去」的程度,難怪各大學校長辦公室每聽到川普政府或川普本人叫嚷「強硬對付」某國,會讓該國學生對留學美國望而怯步時,都驚慌不已。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