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易「分餅」 德法領袖保實權

【熊貓政局】這次歐盟主要職位分配之爭,原先是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政治挫折——默克爾未能將其歐洲人民黨(EPP)黨團內定人選韋伯捧上歐盟委員會主席一職,馬克龍支持的親信洛瓦索則因失言早早出局,兩人密商的妥協方案亦被否決。不過到最後時刻,默克爾和馬克龍仍作出最關鍵的大交易,突顯德、法領袖始終是歐盟最具實權人物。

意國東歐反彈 默克爾馬克龍折將

默克爾和馬克龍原先就「第一候選人」(spitzenkandidat,即由議會大黨推舉的人選)制度意見相左,但在上周末日本大阪G20峰會期間,二人跟圖斯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和荷蘭首相呂特私下協商,決定由蒂默曼斯(代表中左派S&D)和EPP的韋伯分掌歐委會和歐洲議會。不過這次「黑箱作業」惹來意大利和東歐多國的強烈反彈,連EPP高層也對被蒙在鼓裏感不滿,質疑默克爾只考慮德國和自己的利益。

儘管EPP和S&D仍是歐洲議會頭兩大黨,但在馬克龍代表的中間自由派Renew EU以及意大利和東歐等的民族主義派崛起下,歐洲政治版圖已現巨變,EPP和默克爾再難獨斷,令各方討價還價更顯複雜。

在意大利和東歐多國抵制韋伯和蒂默曼斯下,馬克龍最終拍板三大黨團的「第一候選人」全部出局。綜合傳媒引述消息所指,提名馮德萊恩和拉加德出掌歐委會和歐央行的正是馬克龍。默克爾對此其實歡迎,但馮德萊恩不受其國內執政盟友社民黨支持,她唯有投下唯一棄權票。有歐盟官員直言,最後時刻只靠馬克龍和默克爾各自出手。

馬克龍也許贏得更多,皆因馮德萊恩會支持他的歐洲融合和軍事一體化主張。Politico稱馬克龍一年前已建議過馮德萊恩,只是馮德萊恩和默克爾當時皆拒絕。

5要職無東歐代表 「東西失衡」

歐盟五大要職全無東歐代表,顯然未能照顧到「東西平衡」。歐洲議會會否再變卦,否決馮德萊恩的提名成為下一焦點:據報不少議員都對「第一候選人」制度名存實亡感到強烈不滿。

(Politico/路透社/BBC)

另訊:

馮德萊恩能否通過任命存暗湧

歐盟領袖6月30日召開特別峰會,商議新一屆領導層人選,惟各方意見分歧,經過馬拉松式會議後取得共識。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公布提名名單,由馮德萊恩接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如通過提名,她將成首名歐盟委員會女主席,亦是過去逾60年首次有德國人出任此職。來自法國的拉加德獲提名任歐洲央行行長,比利時總理米歇爾(Charles Michel)取代圖斯克出任歐洲理事會主席,而西班牙外相博雷利(Josep Borrell)則出任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除米歇爾外,有關提名將於7月15日經歐洲議會表決,獲提名者均來自西歐,由歐洲議會各黨團推舉的「第一候選人」(spitzenkandidat)亦未獲提名(見另稿)。

即將卸任的圖斯克表示,今次提名名單男女各佔一半 ,是「完美的性別平行」。他亦稱,歐盟領導層換班不代表歐盟對英國脫歐的立場有所改變。愛爾蘭總理瓦拉德卡(Leo Varadkar)稱,提名名單包括兩名女性足向外界發出有力信息,表明歐盟正帶領性別平權。

重振歐元區經濟成拉加德重任

馮德萊恩為德國執政黨基民盟(CDU)成員,亦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親密盟友,主張歐洲更緊密融合,建立「歐洲合眾國」。她2013年起出任德國首名女國防部長,任內積極推動歐洲防務合作計劃,亦主張德國加強參與北約(NATO)軍事行動,但近年德國軍隊屢爆軍備落後、即戰力不足等問題,去年一份報告更指出德軍2017年底時曾沒有可調派的潛艇與運輸機,惹管理不善批評。馮德萊恩去年亦捲入國防開支不當爭議,其中向極右組織批出國防合約等事件亦惹抨擊。馮德萊恩周三前往斯特拉斯堡,盼爭取歐洲議會議員支持。

拉加德作為法國首名女財長及IMF主席,向來被視為女性賦權的象徵,但她缺乏直接參與貨幣政策決策的經驗,重振歐元區經濟將成她的最重大挑戰。拉加德在提名公布後表示,會在提名期暫停IMF主席職務。

《金融時報》指出,有關提名要在歐洲議會過關料不輕易。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亦稱歐洲議會成員對提名有所保留。德國中間偏右派的歐洲議會議員韋伯(Manfre Weber)稱,其帶領的黨團歐洲人民黨(EPP)接受提名名單,但補充說「那不是我的選擇」。

(綜合報道)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