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玉成形容美國以血統和種族為標籤阻撓雙方交流,做法不得人心。(互聯網)
【熊貓聚焦中美】中美關係陰睛不定,影響兩國學術交流。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周一(8日)表示,中美人文交流近來出現了十分反常的現象,留美華裔科學家受歧視和騷擾,中國專家學者赴美交流受阻,甚至被無故解僱,形容這種以血統和種族為標籤,以阻撓雙方交流的做法不得人心,即使在美國國內也遭到很大反對。
樂玉成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的第八屆世界和平論壇午餐會上表示,民間交流是中美關係的基礎,反問若正常的人員往來被人為地割斷,「兩個大國的關係還怎麼維持和發展呢?」
他進一步指出,現時中美關係複雜,不能用2500年前的「修昔底德陷阱」(指新崛起的大國必然會挑戰現存大國,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戰爭不可避免)來解釋,強調現時各國利益相互交融,很難想像兩大國開戰,會對世界造成怎樣的災難。
另針對美媒近日報道,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聯邦調查局(FBI)調查安德森癌症中心華裔終身教授吳息鳳,並迫其辭職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周一指,美國部分人和機構抱着遏制中國發展的零和思維,對留美中國學者無端指摘和騷擾,製造了不少「冤假錯案」。
耿爽亦稱,對於所謂「中方比美方更需要貿易協議」,如果美方不需要協議,為何與中方談了11輪磋商,且現在又同意重啟磋商。(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