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專家:限制出口反促AI發展

【熊猫聚焦中美】針對美國對人工智能軟件的出口限制措施,中國通訊行業專家項立剛認為,美國的管制有可能對中國造成一定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將促進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美國人工智能業界也早有聲音,擔心出口限制反而會傷害美國公司。

稱將激發自主研發能力

項立剛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國毫無疑問是全球人工智能軟件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不過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因此美國的出口管制很有可能對中國相關產業形成一定影響。不過他認為,從另一個角度看,出口限制或將激發中國自主研發的能力,加速相關軟件的發展進程,長遠來看將促進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

《環球時報》還援引美國科技記者梅茨(Cade Metz)2019年初為《紐約時報》撰寫的報道指,美國科技公司、學術界以及決策者都曾呼籲商務部「從寬處理」人工智能出口規定,認為限制人工智能技術出口反而會促進美國的競爭對手,尤其是中國的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傷害美國公司,進而阻礙美國的技術進步,限制措施本身更有可能沒有實質效果。

美業界:限制成功率低易犯錯

梅茨的文章並引述位於舊金山的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政策主管克拉克(Jack Clarke)表示,可以完全控制出口的例子非常少,而犯錯的概率相當大;一旦限制的執行出現問題,可能會對人工智能界造成真正的破壞。

另讯,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5日在英國主流媒體《星期日電訊報》發表署名文章,強調禁止華為將損害英國自身國際形象,打擊外國投資者對英國未來的信心,也將使英國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落後。劉曉明在文章中說,個別國家極力兜售所謂「華為威脅論」,散布「科技冷戰」陰雲,試圖給全球電信行業築起「隔離牆」,這些言行十分危險。他說關於華為的安全,公道自在人心。文章強調,關於華為對中英合作的貢獻,事實勝於雄辯。華為落戶英國近20年,對英國經濟社會和電信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是中英合作共贏的典範。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