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国安法:传内地银行界正修订应急计划 迎战美国制裁

有传中资银行界修订应急计划应用美国的制裁措施。
【熊猫聚焦中美】英媒引述消息人士报道,中国银行界正修订应急计划,以便为美国可能就港区国安法出招惩罚银行业作准备。
消息透露,应急计划是银行自发,其中,中国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正考虑在最坏情况下,贷款方被切断美元供应或失去获得美元结算的机会。当中,中国银行正考虑的最坏情况是,如果客户担心香港分行挤兑美元,该行将会发生甚么事。该消息人士还说,银行界也正在研究伊朗银行业的经验。伊朗的银行不时受到可追溯到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美国制裁冲击。
中国农业银行则较相对温和,目前的情景是借贷方需要找到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客户解决方法,尤其是那些可能突然面临丧失流动性的客户。
由于目前美元是全球主要结算及央行储备货币,消息人士说:“我们要作最好的打算,亦要为最坏情况作准备。你永不会知道事态怎样演变。”上述三家银行暂没有回应。
另外,消息人士称,至少有三家国有租赁公司,包括工银租赁(ICBC Leasing)和中船集团金融租赁子公司中船租赁(CSIC Leasing),也在制定应急计划。租赁公司通常依赖美元借款来为购买飞机、机械和设施提供资金。工银租赁和中船租赁亦暂未回应。
中资银行界之所以制定应急计划,事缘美国通过了《香港自治法案》,可制裁损害香港自治的个人或公司。就此,美国律师事务所Steptoe & Johnson专责制裁及反洗钱的律师Nick Turner说:“该法案中有一些制裁措施,可以解释为阻止银行通过美国机构清算某些美元交易,但与其他国会制裁法案不同的是,该法案没有具体规定。”他表示,是否会以这种方式使用法律还有待观察。
资料显示,中国银行是内地最大的国际银行,截至2019年底,该行是4大国有银行之中,对美元的敞口最大,负债总额约4,330亿美元。而据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4大国有银行(即包括工行、建设银行和农行在内)的美元债务共计折合达7.5万亿元人民币。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