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烏克蘭和美國就礦產協議歷經艱難談判和波折後傳出大突破,烏克蘭總理什米加爾周三(4月30日)表示,預計雙方將在未來24小時內簽署協議。烏國第一副總理暨經濟部長斯維里堅科(圖)當天正搭飛機前往華府,惟消息指最後關頭雙方仍拉鋸出現變數。多家傳媒援引協議草案指出,協議經修訂後刪除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原先要求3000億美元(約2.34萬億港元)的「還款」,指明兩國創建的投資基金收益將用於重建烏克蘭,從而締造雙邊經濟伙伴關係、鞏固華府對基輔的支持。
什米加爾(Denys Shmyhal)周三表示,斯維里堅科(Yulia Svyrydenko)正飛往美國,準備簽署這項協議。該協議被視為基輔修補與特朗普政府關係的重要一步,尤其在特朗普試圖推動俄烏戰爭和平解決之際。
美逼烏主協議外簽附加文件
兩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協議最早可能於美東時間周三稍後簽署。然而,有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在最後關頭出現變數,令協議前景再添不確定性。一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美方正施壓要求烏克蘭除簽署主協議外,同步簽署兩份附加文件,而基輔認為他們還沒有準備好簽署。
彭博社報道,美烏官員今年4月初簽署合作意向備忘錄,並持續敲定技術細節。《金融時報》形容,協議之能達成,是建立在特朗普政府這項重大讓步的基礎上。BBC稱全文件得3500字,但內含大量信息,其目的是促進美烏經濟合作,加強兩國伙伴關係以助重建烏克蘭,而烏克蘭不僅需要作出金融投資,還得展開結構性的、體制上的和技術上的轉型。
未來軍援計入美方出資
綜合英美烏傳媒所得文件草案內容,烏克蘭和美國將設立一個由雙方出資各五成的投資基金,專門用於烏克蘭的礦業、能源及相關科技領域項目的投資。美國在簽約後的軍事援助,可計入對該基金的貢獻。另外,美國將擁有該重建基金中可轉移收益的優先索賠權。美方承諾支持烏方吸引更多投資,也認可基輔希望此協議不跟其加入歐盟的目標產生衝突——這是烏方在談判中的一條「紅線」。
另外,烏克蘭成功爭取刪除美方原先要求償還過去軍事援助的條款,這是基輔始終堅決反對的立場。特朗普原先要求烏方「償還」3000億美元援助。什米加爾周日已表示,美方已放棄原先要求將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提供的數百億美元軍援納入協議的立場。
《金融時報》引述一名熟悉談判內情的烏克蘭官員表示:「我們認為雙方的談判團隊做得很好,這份協議對兩國都有明顯改善。」《基輔獨立報》報道,審閱過相關文件的烏克蘭反對派國會議員熱列茲尼亞克(Yaroslav Zhelezniak)在社交媒體表示,這份草案「確實比3月23日發給我們的草案好得多」。
葬禮外交 「特澤會」富成效
今年2月28日,雙方曾試圖簽署類似協議,但因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跟特朗普及副總統萬斯在白宮會面時發生衝突而不歡而散。會後,特朗普堅持要求將過去美方對烏軍事援助視為貸款,並透過此次協議償還。當時澤連斯基強烈反對該提案,協議因此擱置。隨後,特朗普派出的談判團隊提出新建議,稱美國對此次協議的貢獻將僅限於未來軍援,不再追溯過往援助資金。上周六,澤連斯基與特朗普在梵蒂岡出席教宗方濟各葬禮前,事隔兩個月後首次一對一會談了15分鐘。白宮稱會面「很富成效」,澤連斯基亦指這是「良好會面」。
(彭博/金融時報/BBC/基輔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