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瑞典談經貿 美料聚焦產能過剩 關稅停戰下月屆滿 美財長:可再延90天

【聚焦中美】中美經貿第三輪談判從當地時間周日至周三(27日至30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雙方團隊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美國財長貝森特領銜。這是繼瑞士日內瓦經貿會談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英國倫敦經貿會談確立倫敦框架後,中美雙方再就經貿問題面對面磋商,預料美方將聚焦貿易平衡、產能過剩等議題。中美關稅停戰協議下月12日屆滿,雙方爭取延長停戰期限。

路透社引述亞洲社會政策研究院副主席卡特勒稱,斯德哥爾摩談判將為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打下基礎。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瓊斯周日為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撰文稱,今次談判有望為下次貿易衝突創造喘息空間。

將提農產合同 要求停購俄石油

貝森特當地時間上周三接受彭博採訪稱,可再延長關稅戰休戰期90天。他認為衝突已降級,會晤已常規化,美國正處談判有利位置,是次談判將從稀土出口管制轉到更大範疇。他稱中美將在貿易談判討論簽訂購買協議,特別是農產品方面。近日有美國聯邦政府僱員被中國限制離境,他稱可能談及相關話題,但認為中方並非想以此增加談判籌碼。

貝森特上周四接受霍士新聞採訪時亦表示,美中貿易關係正趨穩定,特朗普政府可將焦點轉向更廣泛議題,例如產能過剩、俄烏戰爭、伊朗核問題。他表示中國承擔全球製造業三成產能,情况無法持續,指摘中國是「史上最失衡的經濟體」。他認為中國目前樓市、製造業不景,不能將自身經濟問題轉嫁給全世界,中國需自己解決,而解決方法之一是創造消費型經濟。貝森特又稱,特朗普政府會要求中國停止從俄羅斯、伊朗購買石油。

學者:目標華變美貨主要消費國

瓊斯認為,美國政府的目標是以某種方式將中國轉變為美國商品的主要消費國;美國要求中國經濟孤立俄羅斯,對中國及大部分國家而言不可接受。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上周六接受央視「玉淵譚天」訪問稱,華在美投資是好事,反對將電動車、太陽能等產業,以及學術交流等合作納入國安範疇。

就本次磋商,商務部上周四表示,中美雙方將按兩國元首上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發揮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繼續就彼此關心的經貿問題磋商。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