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政局】新加坡今日舉行具世代交替象徵意義的大選,人民行動黨「第四代領袖」(4G Leaders)即將主導國政,其中相信未來會從李顯龍接過總理一職的現副總理兼財長王瑞杰成為焦點。王瑞杰這次離開扎根多年的根據地而空降風險選區,分析認為其得票率高低將被視為是否具備未來國家領導人實力的風向標,他不止要贏,還要大勝。這次大選正值新加坡受新冠疫情陰霾籠罩之際,這場選舉亦考驗民眾是否支持王瑞杰因應疫情的表現。
多年公職經驗 曾中風健康受關注
現任總理李顯龍已表明打算在2022年70歲前卸任,人民行動黨及其政府即展開世代交替,16名號稱「第四代領袖」的中生代高官脫穎而出,隨着財長王瑞杰去年5月升官兼任副總理,外界普遍認定他是下任新加坡總理。現年59歲的王瑞杰有多年公職經驗,1997至2000年曾任時為內閣資政的李光耀之首席私人秘書,及後升官金融管理局局長,2011年起出選國會,先後任職教育部長和財長。李光耀曾形容王瑞杰是「最聰明的公僕之一」,不過王瑞杰2016年在一場內閣會議上因中風而昏迷6天,健康狀况引發外界擔憂。
王瑞杰上月底報名時令人意外地離開扎根多年的淡濱尼集選區,空降上屆人民行動黨選情欠佳的東海岸集選區,被認為欲樹立個人威望。2015年大選時,人民行動黨在東海岸集選區獲逾60.73%選民支持,工人黨則搶下39.27%支持率。人民行動黨在東海岸集選區的得票率是執政黨勝選集選區中最低。
疫情經濟雙重打擊 考驗選民支持
觀察家認為,此戰將測試公眾對王瑞杰這名技術官僚的支持度,昆士蘭大學政治學者羅丹(Garry Rodan)說:「王(瑞杰)身處的壓力是不止要為行動黨贏取議席,還要取得亮麗的成績。」
疫情及其帶來的經濟風險是選戰重點。儘管人民行動黨政府初期自詡抗疫表現良好,但4月起星洲建造業高度依賴的南亞外勞漸見群聚感染,進而揭發外勞宿舍衛生惡劣,迫使當局忙於應對,反對派則批評政府處理疫情失誤。王瑞杰作為政府抗疫要員之一,這場選舉亦考驗民眾是否支持他因應疫情的表現。
反對黨在今次選舉中亦世代交替,但在疫情下無法搞造勢大會而陷於苦戰。工人黨劉程強、方榮發和陳碩茂3位老將放棄連任下,能否守住盤踞多年的阿裕尼集選區和後港單選區成為焦點。
反對黨疫下難造勢 李顯揚效應受注視
另一看點在西海岸集選區,曾是人民行動黨國會議員的前進黨黨魁陳清木親自帶隊,陳清木2011年總統選舉挑戰人民行動黨屬意的前副總理陳慶炎,意外僅以7000多票之差落敗後,其動向一直備受注目。他去年成立前進黨,並決定重返其舊日議席所在的西海岸集選區出戰,跟兄長李顯龍不咬弦的李顯揚上月宣布加入其政黨,雖未參選,仍令外界更為注視相關選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