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辞首相未圆夙愿 日本内政外交添变数

【熊猫时报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旧病复发,以健康理由辞职。安倍是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任内提出“安倍经济学”,务求振兴经济,政治方面则力倡修改和平宪法、推动日本成为“正常国家”,然而疾病却一再令安倍好梦难圆。日本冠病疫情恶化,经济衰退严重,过去7年累积得来的经济增长“一笔勾销”;任内完成修宪、见证东京再办奥运,是安倍多年宿愿,现在亦因为个人健康及疫情而无法实现。安倍任内中日关系起落甚大,历史问题、钓岛争议、经济合作等影响纠缠交织,当下中美关系恶化,安倍此时因病请辞,为日本内政外交带来更多不明朗因素,后安倍时代日本何去何从惹人关注。

在位最长日揆 政绩有限留憾

日本首相轮替如走马灯,平均每隔两三年便换人,安倍能够连续出任首相7年半,成为日本历史上在位最长的首相,既有个人成功之道,亦有时势因素。战后日本奉行民主制度,政党轮替次数却屈指可数,大多数时间都是自民党一党独大,首相人选往往由派阀政治决定,能够跻身权力核心者,大多来自政治世家。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和外叔公佐藤荣作,均曾出任首相,“一家三宰相”,地位显赫在日本政界无出其右。2006年安倍首度拜相,未几因为溃疡性大肠炎恶化辞职。2012年底安倍领导自民党赢得大选,第2度拜相。安倍提出振兴改革蓝图,民众寄望甚殷,加上在野党派内斗一蹶不振,令到安倍得以长期稳居首相之位,未料健康问题再次令到他要挂冠请辞。

过去7年半,安倍为了振兴日本经济,确实下了不少功夫。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爆破,陷入迷失时代,通缩压力巨大,少子化问题严重,人口老化劳动力萎缩,“安倍经济学”三支箭,矛头分别指向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以及结构改革,对改善经济有一定作用,昨天安倍辞职消息一出,日本股市应声急跌,原因正是投资者担心“安倍经济学”未来有变。可是若说“安倍经济学”令日本走出迷失时代大翻身,似乎也谈不上。

安倍第2度上台后,日本经济虽见增长,但未算强劲,释放妇女劳动力等结构改革,亦未见显著成效。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全球经济放缓,加上去年安倍政府上调消费税,都对日本经济构成压力,去年第4季GDP开始萎缩,及至今年冠病疫情爆发,2020年东京奥运化为泡影,日本经济更是急泻而下,不仅连续3季负增长,今年第2季GDP更录得战后最大跌幅,按年萎缩27.8%,“安倍经济学”推行以来的GDP累积增长全数蒸发。

日本常被形容为“经济巨人、政治侏儒”,日本右翼政客多年来的宿愿,是推动日本成为全方位的强国,安倍亦不例外。安倍二度拜相后,有3个心愿,一是振兴日本经济,二是举办东京奥运,三是修改和平宪法,自卫队正名为军队,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未料一场疫情毁掉了多年经济增长成果,主办东京奥运见证日本复兴的美梦亦面临破灭,至于任内修宪大计,则因为未获国民普遍支持,同样无法实现。

日本冠病疫情未如欧美严重,但官方确诊数字累计亦有6万多宗,较毗邻的韩国多出一截,近期更有恶化之势,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近千,安倍一再被轰重视经济多于抗疫,疫情初期“叹慢板”迟迟未宣布“紧急事态”,今夏疫情反弹仍强推恢复旅游计划,安倍民望跌至三成半,是再度拜相以来最低。安倍作为日本“最长命”首相名留史册,却未能留下更多政治遗产和重大建树,最终更因为旧病复发,在民望跌落谷底的落泊情况下黯然辞职,安倍政治生涯一再受挫于病魔,只能徒叹奈何。

疫下国际格局变 中日关系不明朗

安倍辞职为日本经济和内政改革带来变数,后安倍时代日本外交走向,同样需要密切留意。2012年安倍再度拜相,适逢中日关系因为钓鱼岛问题陷入谷底,安倍上台初期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矢言不会再就二战历史问题道歉,两国关系持续冰封,严重影响经济合作,不利日本复苏。安倍其后逐步调整对华态度,两国同意管控分歧改善关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原定今年初访日,更被日方视为重要外交成果,未料最终因为疫情爆发而拉倒,中日关系亦变得不明朗。

疫下中美斗争愈演愈烈,日本正试图利用当前形势,争取最大政治和经济好处,最近日本防相河野太郎提出加入美国为首的“五眼情报联盟”,外相茂木敏充则访问东南亚多国,推动印太战略构思,全都有针对中国的味道,可是日本要拯救经济,又得与中国合作,下任日本首相如何处理中日与中美关系,现阶段仍是未知数。

安倍表示将留任至选出继任者为止,离任后也会继续以国会议员身分,推动修宪等主张,不排除安倍想让亲信接任,延续其内政外交路线,然而自民党内派阀政治复杂,谁人继任安倍,民望高者不一定佔优,就算安倍想指定继任人,也要其他派阀支持。新首相上台后,是否一定萧规曹随,亦是未知之数。日本国内疫情、经济形势以至国际大局,目前均处于关键变化时期,安倍离任带来更多变数,潜在影响不宜低估。

来源:香港明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