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拉赫曼:当今的世界领导人不再那么忧虑核武器。这种相对放松的心态似乎让拥核国家更愿意承受军事对抗的风险。
我这一代人是在可能爆发核战争的阴影下长大的。我出生在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几个月后,那场危机是人类最接近世界末日核大战的时刻。在我长大的过程中,核裁军运动(Campaign for Nuclear Disarmament)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我的孩子这一代更有可能抗议气候变化,而非核武器。世界领导人也不再那么忧虑核武器。冷战时期的特色——核军备控制谈判——已陷入停滞。但这种相对放松的心态正在产生一种变态的效果。它似乎正在让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更愿意承受在彼此间进行军事对抗的风险。
全球有三处国际对抗,处于其中的拥核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在触及危险水平。目前最大的风险在中印边境——近期爆发的冲突已导致21名印度军人和人数不详的中国军人死亡。中美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紧张也在加剧。与此同时,白俄罗斯的危机已经引发对俄罗斯可能进行军事干预的担忧,此举将使北约(NATO)进入戒备状态。
核威慑遭弱化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风险。首先是爆发常规战争的风险:如果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相信它们可以在不会升级为核战争的情况下打一仗,就可能发生常规战争。其次是爆发核战争的风险:如果常规战争意外升级,就可能爆发核战争。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都非常清楚核战争的危险,因此从来不敢冒险用常规武器直接打击对方。但中国领导层承受了打死印度军人的风险,尽管印度也拥有核武器,而且新德里正在进行回击。
今年夏天喜马拉雅地区发生的致命冲突,只是史上第二次在两个拥核国家之间出现交战。第一次是199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爆发的卡吉尔战争(Kargil War)。那次对抗并未演变成核战争。但它让世界领导人深受震惊。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称双方发生冲突的前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围绕中印冲突发出的核警报较少。印度和中国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这让大多数专家感到宽慰。但是,如果北京和新德里对对方不会使用核武器的信心,令中国放手利用自己的军事优势,那么印度或许会忍不住改变其政策,以求恢复威慑。一些专家指出了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部署战术核武器、或者正式宣布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可能性。
对于一个担心可能输掉一场常规战争的国家,威胁使用核武器总是诱人的选项。巴基斯坦的军事学说设想的是在印度入侵、巴方将会战败的情况下及早使用核武器。
西方分析人士长期担心,出于类似的原因,莫斯科将在与北约的冲突中早早威胁使用核武器。这种战略被称为“先升级再降级”(escalate to de-escalate)。北约规划者有时会提及俄罗斯在2009年进行的一场军事演习,据报道那场演习最后模拟了对华沙进行核攻击。当时俄罗斯想定的情景是围绕白俄罗斯爆发一场冲突——正是该国目前的国内政治动荡引发了关于俄罗斯会进行军事干预的讨论。
由于担心俄罗斯可能在与北约的冲突中使用当量较小的战术核武器,美国开发了自己的新一代低当量核武器。今年早些时候,这些核武器首次被部署到潜艇上。据称它们的当量比1945年摧毁广岛的原子弹还要小——显然意在让人们放心。
除了对核武库进行现代化升级,美国还正在退出其与俄罗斯之间现有的核军备控制协议。《中程导弹条约》(Intermediate 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已于2019年失效。限制洲际核导弹数量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不太可能在明年续签。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不与俄罗斯续签现有的军备控制条约,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条约并未限制中国,而美国如今将中国视为其最危险的对手。
甚至在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担任总统时,我就听到美国资深战略家预言,美中两国终将发生一场军事对抗——很可能在海上。他们的预期是,任何对抗都将会通过外交途径迅速得到控制。
随着美中两国在台湾和南中国海问题上不断采取被对方视为具有挑衅性的行动,两国间发生此类冲突的风险正在上升。这样一场冲突显而易见的危险是,外交手段无法平息局势,冲突升级。
美中之间的任何对抗都将被视为争夺太平洋地区优势地位的一场具有象征意义的斗争,这个事实意味着北京和华盛顿很可能都不会接受一场明显的失败。这将加大两个拥有大量核武器的国家之间军事冲突升级的风险。对于事态可能如何发展,任何人都不应掉以轻心。
来源:联合早报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