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背后的巨额通胀 美国正在从阿根廷收割世界

【熊猫眼】从5月下旬到6月上旬,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还在吸引财经观察家们的目光,相对于钢铁、铜、铝等工业物资价格的波动时,粮价上涨、通货膨胀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也很明显。

这其中较为明显的例子莫过于阿根廷暂时停止出口牛肉,以免该国肉商将其大举出口海外。在西方世界,一种“中国人让阿根廷人吃不起牛肉”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从账面看,阿根廷畜牧业已经对国内市场丧失兴趣。阿根廷国内规定牛肉在每公斤200至850比索(2.66至8.50美元)之间的强制定价,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如若把肉卖到中国,按中国每公斤68.5至90人民币(约合10.75至14.13美元)的肉价,折算阿根廷比索即在1,017至1,336比索之间,这个行情比起阿根廷国内的强制定价已经要高了许多。

在国际市场环境下,商人该怎么做也在情理之中。这种特殊环境的形成,显然也不仅仅在中国或阿根廷身上。考虑到阿根廷2020年出口全球的冷冻牛肉在阿根廷国内的估值为20.6亿美元,其中70%出口到中国后,按人民币兑换美元则价值20.7亿美元。这种价值的诡异波动,已揭示了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飙升。

和牛肉一样,玉米、大豆、小麦等食品期货出现历史性涨价行情。这与特朗普(Donald Trump)、拜登(Joe Biden)时期分别确立的2.3万亿、9千亿和1.9万亿美元的刺激方案有关,这种大水漫灌式的救济方案正在导致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其直接影响就是大宗商品的全面提价。

目前,美国的财政刺激措施和预算计划已经先后呈现了大放水的趋势。此前,从2020年2月到2021年3月,美国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规模就达到5万亿美元。它相当美国过去一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25%,或相当于中国2020年一年GDP总量的31%。

到5月29日,白宫又向国会提交了一份6万亿美元的预算案。在大放水的背景下,加之2021年3月后美债利率上升,使得包括阿根廷、土耳其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承压并选择被迫加息。在比索连续贬值的阿根廷,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随着阿根廷政府继续印钞以摆脱赤字危机,通货膨胀上升到近40%,对经济和货币政策缺乏信心进一步加重了比索的压力。这导致阿根廷比索持续贬值,从2020年11月时的1美元兑换80比索跌至2021年5月的95比索。在全球粮价指数从2021年2月到5月持续上涨之际,阿根廷的问题就被放大了。

很快,在新冠疫情和经济滞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阿根廷从2021年3月开始出现了食品价格的较大幅度上涨。越来越多阿根廷民众表示支付不起基本生活费用。阿根廷的经济在2020年萎缩了10%,与2020年下半年相比,阿根廷水果的平均价格从2021年3月起增长了228%;土豆的价格增长了114%,肉类的平均价格增长了103%,蔬菜类的价格也增长了88%。

目前,全球主要新兴市场都普遍发生了食品涨价的问题。巴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巴西2020年1至11月间市场上食物价格上涨了16%,其中大米和黑豆的价格分别上涨了70%和40%。彭博社的数据也显示,全球食品价格不断上涨,且涨势超过通胀和收入增加速度。导致2021年1月全球食品价格创下6年以来的新高。印尼豆腐价格比去年12月上涨30%,俄罗斯食糖的价格比一年前升高61%。

高盛集团的经济学家拉莫斯(Alberto Ramos)认为,全球货币背景正在发生变化,其中“最脆弱的经济体”会先做出反应。阿根廷就已经因坐拥牛肉产地却吃不起牛肉的局面证明了这点。还有经济学家认为,当前通胀风险比过去20年都严重,美联储在2022年提前加息的可能性不断增大。一旦流动性发生逆转,全球经济将再次承受不小冲击。

但对华盛顿来说,2022年的事情终究尚远,美国政府如能有效提振经济,其财政和货币政策亦不必在收割全球的进程中,担忧“伤害”其他国家利益的问题。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