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首個獨立國 海地百年動盪未息 六成國民活於貧困線下

【熊猫政局】海地自1804年成為拉美第一個獨立共和國,200多年卻似乎擺脫不了厄運,當地持續受到政變、動盪、幫派暴力與地震、颶風等自然災害的困擾。海地總統莫伊茲本月7日遇刺身亡,再次成為這個美洲最貧困國家的夢魘,令當地重陷混亂。莫伊茲雖已在上周五(23日)舉行國葬,但圍繞他的刺殺案仍有大量疑團未解,包括幕後主謀是誰,行兇動機為何等。海地未來新政府能否有效管治國家亦是疑問。

地震颶風纏擾 重創海地

海地曾是法國最為富庶的殖民地,主要輸出蔗糖、煙草和香蕉,為法國提供國庫收入。直至1804年,海地宣布脫離法國獨立,成為全球首個由非裔領導的共和國。然而獨立以後的海地長期處於社會和政治動盪之中,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裏,該國發生一連串災難和暴力事件,包括分別在1842年、1946年及2010年發生大地震,單在2010年那場大地震就有超過20萬人遇難,對全國基建與經濟造成深遠破壞。另外,自1850年以來,海地最少曾受7次大型颶風吹襲,亦對國家造成重創。

學者:刺殺莫伊茲時機令人費解

時間來到2021年,當海地總統莫伊茲(Jovenel Moise)本月初身中12槍死亡,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儘管當地上周五已完成莫伊茲的喪禮,但刺殺案的來龍去脈尚在調查,事件留下大量疑團未解。根據警方初步調查,參與暗殺行動的疑犯包括海地裔美國人和哥倫比亞人,但背後主使者仍未明。

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 Irvine)人文學院英語教授,兼美國《國家》雜誌(The Nation)特約編輯維倫茨(Prof Amy Wilentz)向BBC指出,莫伊茲還有6個月左右便要離任,選擇在這時候行兇動機何在讓人費解,「一些知情人士聲稱他肯定是把誰逼至絕境才遭到報復,可我們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莫伊茲2017年在低得票率下就任總統,任內被指控貪污腐敗,在他死前的一段日子,要求他下台的抗議活動持續擴散。在他死後,海地國內外政治勢力狀况備受關注。國內已有多股勢力對總統之位虎視眈眈,包括剌殺案後隨即聲稱接管國家的臨時總理約瑟夫(Claude Joseph)及莫伊茲生前任命的新總理亨利(Ariel Henry)。雖然亨利最終在7月20日就任總理,但能否有效管治國家尚成疑問。

新政府重建有效管治成疑

本身是海地人的美國維思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社會學榮休教授杜普伊(Prof Alex Dupuy)對BBC表示,海地沒有一個有效運作的政府,當地本來已有成千上萬群眾因幫派暴力活動而無家可歸,現在莫伊茲還遇刺身亡,無人清楚到底何時能重建有效管治。

維倫茨亦認為,目前形勢難以預測。她說:「街上有各種幫派,他們火力強大,有不同組織的財政支持。」亨利就任後承諾改善國家治安,以及在9月舉行大選,最終決定總統人選,但海地最終能否達至自由和公平的選舉,仍是未知之數。

外力介入海地早有先例。美國曾分別於1915年及1994年兩次因海地政變而出兵當地。2004年,海地再次發生政變,時任總統阿里斯蒂德被推翻,聯合國亦介入派出維和部隊員執行維持和平任務,直到2017年才撤走。這次刺殺案發生後,海地當局第一時間要求美國派兵到當地保護基建設施,但美國表明無計劃提供軍事援助,只聲言會派遣聯邦調查局和國土安全部人員到當地協助調查。

話你知:海地六成國民活於貧困線下

【另訊】海地是位於加勒比海北部的島國,全國人口約1100萬,近60%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從地理位置來看,海地和鄰國多米尼加共和國被視為美國在加勒比海的防禦鏈,旨在牽制古巴的軍事威脅。

位處美國防禦古巴要塞

1791至1804年間,海地黑奴起義,最終推翻法國的殖民统治,成為獨立國家。但法國要求海地支付賠償金,作為承認海地獨立的條件,給海地經濟帶來沉重負擔,這筆巨債直到1947年才還清。

除美國外,聯合國維和部隊也曾進駐海地。2004年時任總統阿里斯蒂德(Jean-Bertrand Aristide)因武裝叛亂而流亡後,聯合國向海地派出維持和平部隊,直到2017年才撤走,但海地局勢未有因此平息。反之, 2010年海地爆發霍亂造成數千人死亡,超過80萬人染疫,多份科學調查報告顯示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尼泊爾籍士兵可能是將霍亂病毒傳入海地的源頭,另有維和部隊成員被指控侵犯人權。

(美國之音/BBC/衛報/明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