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 2019年購美國版「飛馬」 商國內入侵电话用

【政局】以色列最親密盟友美國也是NSO的客戶,聯邦調查局(FBI)2019年購入「飛馬」系統。《紐約時報》雜誌的報道更揭發,NSO曾設計專為美國而設的新系統,可用來入侵包括美國公民在內的電話。但美國司法部及FBI經過兩年內部爭論後,最終去年決定放棄使用NSO的工具。

報道指,2013年爆發中情局職員斯諾登揭密風波後,以色列擔心其他國家企圖利用「飛馬」刺探美國會惹來麻煩,故要求NSO調整「飛馬」程式,令其無法針對美國電話號碼,但因此連美國政府也無法監控美國公民的對象。NSO故向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提供新系統Phantom,以色列對這系統的出口牌照只會批予美國政府部門。

拜登政府上台後,多次捲入人權爭議的NSO終被列入黑名單,理由是「違反美國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利益」。

【另訊】以色列網絡情報公司NSO集團開發的軍事級間諜軟件「飛馬」被指協助多個專制政權監控政治異見人士,飽受爭議。《紐約時報》雜誌經過一年調查後發表長篇報道,揭露以色列政府利用國防部對NSO產品等國內網絡攻擊工具的出口審批權力,作為取得專制國家外交支持的手段,包括向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批出「飛馬」的購買許可,助它們監控政治異見人士,以促成雙方近年破冰甚至建交。

多國執法和情報部門對通訊加密系統妨礙解讀被截取的通訊感到不滿,盼有工具直接控制器材(例如手提電話),趕及在通訊被加密前截取解讀,這點正是「飛馬」的賣點。NSO在2011年推出「飛馬」(Pegasus)到全球市場,賣點正是可以無聲無息地進入目標手機,取得機內資料並控制手機鏡頭和麥克風。它原是協助打擊販毒、恐怖主義、虐待兒童等有組織犯罪活動,卻因其功能強勁的監控手機功能,成為專制政權濫用作監控和打壓政治異見人士。

《紐時》雜誌上周五(28日)發表的調查報道包括數十人的訪問,涵蓋政府官員、情報部門和執法部門高層、網絡武器專家、商界管理層和爭取保障私隱社運人士,顯示以色列利用NSO網絡武器(主要是「飛馬」)准入權作外交工具,例子除在改善跟阿拉伯國家關係上「建功」,還促使墨西哥和巴拿馬等國在聯合國關鍵投票一改立場倒向以國。

墨西哥巴拿馬轉軚撐以

以色列以武器貿易促進外交關係不是新鮮事,如今則透過國防部對國內網絡武器出口牌照的審批權力,作為政府影響相關科企和求購國家的手段。為確保有利可圖,NSO其一創辦人一開始便主動向國防部提出願意接受監管。當局對此欣然接受,曾為時任總理內塔尼亞胡效力的前軍事幕僚解釋道:「在我們的國防部坐在控制室主導大局下,我們將可以利用它們,並獲取外交利益。」

其中最奏效的例子是在中東。2020年以色列成功跟阿拉伯鄰國破冰建交,不止是因為特朗普政府穿針引線,NSO也是「幕後功臣」。以色列和阿聯酋的關係原本因2010年以色列情報機關莫薩德在迪拜暗殺哈馬斯高層而轉僵,但以色列為了和解,2013年向阿聯酋實際統治者、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提出購買「飛馬」的機會,獲對方接受。阿聯酋隨即以此對付本土政敵,知名政府批評者曼蘇爾(Ahmed Mansoor)是最知名的受害者。最終以、阿關係不退反進,甚至在2020年建交。其他同期跟以國建交的阿拉伯國家也在簽署《亞伯拉罕協議》後獲批使用「飛馬」。

卡舒吉事件令NSO一度棄與沙特合作

另一例子是沙特阿拉伯,以色列2017年決定向利雅德批出「飛馬」出口牌照,特別是由實際治國的沙特王儲穆罕默德管轄的安全部門批出,盼藉此贏得對方的承諾和感謝,最終合約同年簽署。2018年沙特涉嫌暗殺異見記者卡舒吉事件一度迫使NSO放棄跟沙特合作,但翌年NSO易主後「回心轉意」。到2020年「飛馬」出口牌照到期,以色列國防部原建議禁止續期,NSO隨即停止更新軟件。在最初各方游說失敗後,沙特王儲主動緊急致電內塔尼亞胡,最初蒙在鼓裏的內塔尼亞胡聞訊後立即介入,最終NSO恢復向利雅得供應「飛馬」。

(紐約時報雜誌)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