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一連兩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的美國-東盟特別峰會上周五(13日)落幕,會後雙方發表聯合聲明,指美國和東盟計劃在11月將雙方關係層級升級到「全面戰略伙伴關係」,跟中國和東盟之間的關係看齊。美國總統拜登形容這次峰會反映美國與東盟關係的「新時代」,但有學者提醒東盟部分成員國只是礙於不願予人厚此薄彼的觀感才「開綠燈」。
這次峰會適逢美國與東盟建立聯繫45周年,也是雙邊領袖自2017年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會議。儘管拜登聲言峰會反映美國與東盟關係進入新時代,但觀察家普遍認為峰會聲明欠缺實際內容,在許多關鍵議題上重複既有立場,包括在俄軍侵烏問題上只重申「尊重主權、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未有點名指俄羅斯是侵略者。聲明最受矚目的是確認美國與東盟的關係擬升級至「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相關安排的文本預料會在11月完成,聲明形容關係將是「有意義、具體和互惠」。
東盟去年4月和11月分別跟澳洲和中國升級至全面戰略伙伴關係。
國安會幕僚長獲美駐東盟大使提名
拜登在第二天發表談話時說:「未來50年我們世界有很多歷史即將在東盟國家寫下,我們和你們的關係是接下來幾年和幾十年的未來」。拜登同時趁機宣布提名現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幕僚長兼行政秘書亞伯拉罕(Yohannes Abraham)出任美國駐東盟大使。一些東南亞國家隨即表態認可,但提醒該職位已出缺逾5年,盼亞伯拉罕的提名可盡快獲通過。
學者:部分為平衡方同意升級
倫敦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東南亞專家康納利(Aaron Connelly)在twitter指出,部分東盟成員國其實不情願升級對美關係到這層級,主要理由是美國不像中國和澳洲般跟東盟有雙邊貿易協議和同屬「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ECP)一員,但因不想看起來「不平衡」才同意。鑑於美國政治氣候,外界相信拜登政府難以跟印太伙伴簽署新的貿易協定,《金融時報》等傳媒近期分析直指這是美國推動印太戰略轉向的最大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