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晶片法案」制華 京斥冷戰思維 參院通過2千億資助 保美競爭力半導體供應

【聚焦中美】美國參議院周三(27日)通過涉款2800億美元法案,旨在資助並促進本土半導體業以抗衡中國。該法案是幾十年來美國政府對產業政策的最大干預,國會認為能使美國電玩、家用電器、汽車,以至國防武器生產所需的晶片供應穩定,利好經濟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且能跟中國競爭。中國抨擊法案植根於冷戰思維。

國會兩黨罕見共識 顯地緣競爭激烈

參議院周三以64(包括17名共和黨人)票贊成、33票反對通過《2022年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如法案稍後亦獲眾議院通過,總統拜登最快下周會簽署。《紐約時報》報道指出,在一個兩極分化的國會,這項法案反映了兩黨取得罕見重要共識,支持制定長期戰略來應對跟北京日益激烈的地緣政治競爭。

法案內容包括,5年間約以520億美元資助美國本土半導體製造、估計總達240億美元的投資課稅寬免、撥款逾1700億美元促進美國可跟中國競爭的相關技術研究、培訓人才、發展5G科技等。

拜登:助製造業職位回流

總統拜登周三聲明稱法案具「歷史性」,有助「製造業職位回流」,增加就業機會、降低物價,兼使美國供應鏈更具彈性,使美國消費者和國家安全所需「關鍵技術」毋須再仰賴外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四抨擊法案「宣稱旨在提升美國科技和芯片業競爭力,但該法案包含一些限制中美正常科技合作的條款,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批評此法案植根於「冷戰與零和博弈思維」,與眾人所願的中美加強交流合作背道而馳。

美國的晶片設計雖然仍領先世界,但大部分製作生產外判給國外工廠,尤其有地緣政治風險的台積電、韓國三星。當中國、歐盟俱日趨積極資助拓展半導體業,美國的半導體生產卻由1990年佔全球37%降至目前的12%,且無一涉及高端晶片。

議員質疑法案難阻資金流入中國

此法案從研究連討論至今有3年餘。倡議者指出「美國企業生態」幾乎全是半導體生產公司與使用半導體的企業;隨着智能化發展,洗碗碟機等家居電器、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汽車,以至現代武器等,俱愈來愈多採用晶片。新冠病毒疫情引發的環球晶片供應鏈短缺,拖累汽車等行業生產,導致價格上漲現象,突顯了箇中的政經危險。一名參議員稱,美國倘失去台灣製造晶片,國內生產總值可萎縮10%。英特爾和福特車廠的行政總裁日前聯合警告,當局倘不干預,美國汽車、醫療器材、國防工業等所需晶片將因投資停滯不前而短缺。

不過獨立議員桑德斯等部分參議員反對直接資助企業,又認為此法將擴大美國政府赤字,以及指出不足以制衡中國。共和黨的魯比奧批評法案缺乏阻撓資金流入中國的「護欄」條款。

(路透社/紐約時報/CNBC/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

圖- 美國總統拜登(左方)周二以視像方式,在白宮與韓國SK集團代表團就該企業在美國的半導體、綠色能源和生物科學項目投資220億美元的計劃舉行會議。(路透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