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鋸近20年 聯國締公海保育條約 環團讚「歷史一天」 促各國盡快確認生效

【今日点击】聯合國逾100個成員國經過近20年的商討,上周六(4日)終於議定全球首份關於保護公海的具法律約束力國際條約。此協議將把佔全球海洋六成的公海劃為保護區,規管捕撈海產、開採資源等。環保團體普遍歡迎新條約,認為這將有助挽救海洋生物多樣性,確保持續發展,甚至有利紓緩全球暖化。綠色和平代表稱讚「這是保育的歷史性一天」,象徵「保育可以跨越地緣政治」,敦促各國盡快正式確認條約使之生效,以免恨錯難返。

公海全劃保護區 主席:船終靠岸

上周六晚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BBNJ跨政府磋商會議的主席、新加坡海洋和海洋法問題大使陳惠菁宣布說:「這艘船終於靠岸了。」與會代表隨之持續鼓掌了好一陣子。《國家管轄範圍以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協議》(BBNJ agreement),又稱《聯合國公海條約》(UN High Seas Treaty)。去年12月加拿大蒙特利爾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議定,爭取於2030年前能夠保護全球30%陸地和30%海洋;今次達成的條約,正是邁向該目標的重要一環。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表示,此條約是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基礎上,工作了近20年的結晶,「這是多邊主義、全球攜手遏止後代子孫面臨海洋健康崩壞趨勢的勝利。這是化解氣候變化、喪失生物多樣性、污染這三大地球危機的關鍵」。

限制捕撈採礦等活動 定期會議監管

新條約下,公海將劃為保護區,並限制捕撈、航行路線、海面以下200米深海採礦等勘探活動。各國有義務去就公海活動,作環境影響評估。協議下將成立締約國會議,定期開會,確保成員執行監管等問題。公海佔全球海洋逾60%、近一半的地球表面。海洋生態能製造全人類所需的五成氧氣,又能通過吸收人類活動釋出的二氧化碳,紓緩全球暖化。然而達成此次協議之前,全球公海僅1.2%受保護。各國有權在公海捕撈、航行、做研究,使海洋生物面對着與日俱益的污染、酸化、過分捕撈、航運頻繁、開採活動等威脅。

為了議定具法律約束力條約以保護公海範圍海洋生物多樣性,使海洋可持續發展,聯合國已商討了超過15年,但大家對融資、捕撈權等意見分歧。今年2月20日起召開的今次會議,談判癥結是「不屬於任何人」的海洋經濟利益,尤其是用於生物技術、製藥等方面的「海洋遺傳資源」利益公平共享問題。會期原定去到3月3日,因談判拖延,結果加時召開了38個小時會議。

富國現時擁有開發深海資源的資金和資源,而沒有能力負擔海洋研究的發展中國家希望獲得更大份額「藍色經濟」利益。不過斯德哥爾摩大學海洋專家布瓦夏克(Robert Blasiak)指出,根本無人知道海洋究竟有多少具價值的資源和該怎樣分配。

(BBC/路透社/法新社/彭博社/衛報)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