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跨國科學家團隊周三(13日)發表首個「全地球科學體檢」研究,指9個「地球限度」(planetary boundaries)指標中有6個因自然環境受到人為污染及破壞而超出界限,顯示人類活動已經削弱了地球的恢復能力,使其遠遠超出了維持地球宜居性的「紅線」。這些指標限度代表地球關鍵系統如氣候、水資源及野生動物多樣性的極限,超出限度意味地球健康有無法維持之虞。
「地球限度」概念首次在2009年被提出,今年才首次完全評估9個指標。所謂「限度」並非指一旦超越就會出現突然而嚴重的惡化情况,而是指地球的物理、生物及化學維生系統出現根本變化的風險會顯著上升。研究員透過分析2000個研究後,發現部分指標多年前已超出界限。
「生物圈完整性」指標已在19世紀末超出界限,因自然環境被破壞導致野生動物大量減少;森林被砍伐亦使「土地系統改變」指標在上世紀超出界限。此外,氣候模型亦顯示「氣候變化」指標的安全界限1980年代末已被超越。研究亦指「生物地質化學循環」的限度同樣越界,這範疇分析環境中的磷及氮;它們對生命很重要,但過度使用含此兩種元素化肥代表許多水域將受到嚴重污染,或導致藻類大量繁殖和形成海洋死亡區。
首驗空氣污染 僅南亞中國等超標
今次研究亦首度分析空氣污染(「大氣懸浮微粒負荷」指標),並指有關指標未在全球水平中越界,僅在部分地區如南亞及中國超出界限,「海洋酸化」指標亦正逼近安全界限。至於有關大氣臭氧(「平流層臭氧消耗」指標)的限度指標因近數十年來全球各地逐步淘汰破壞性化學物質,是唯一未受威脅的項目。
專家:地球復元能力降 接近臨界點
研究成員之一、有份設計「地球限度」框架的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聯合主任羅克斯特倫(Johan Rockström)表示,科學界憂慮的是地球的復元能力下降的迹象日益明顯。羅克斯特倫指地球復原能力下降會使全球升溫限制在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5℃內的目標變得不可能實現。
(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