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疫苗兩創始人獲醫學獎 諾委會:研究鹼基修飾有成 助開發新冠疫苗

【今日点击】2023年諾貝爾獎得主周一(2日)起陸續揭曉,最先公布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由被譽為「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創始人的兩名生物化學家考里科和魏斯曼獲得。諾貝爾委員會稱,獎項旨在表彰二人在mRNA研究中有關核苷鹼基修飾的發現,造就研發新冠疫苗。

諾委會新聞稿稱,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和魏斯曼(Drew Weissman)的得獎理由是二人「有關核苷鹼基修飾(nucleoside base modifications)的發現,造就開發有效的mRNA疫苗應對COVID-19(新冠疫情)」。二人徹底改變世人對mRNA如何跟人類免疫系統互動的理解,在人類健康面對現代史上其一最大威脅之際,為速度前所未見的疫苗開發作出了貢獻。以其研究成果為基礎的兩款mRNA疫苗2020年12月獲批至今,與其他新冠疫苗拯救了數以百萬計人命。

考里科與魏斯曼共事多年

考里科聞訊後稱並非為回報而工作,重要的是帶來幫助的產品。魏斯曼則稱,贏得諾獎是「人生夢想」,又追憶跟考里科共事逾廿年,特別提到半夜電郵令二人都無法好好睡眠。

考里科出生於匈牙利,1980年代轉往美國研究,1989年起任職賓夕法尼亞大學,後來在校內認識美籍同僚魏斯曼並合作研究。考里科2013年離校後一度加入德國BioNTech(即後來開發復必泰疫苗的科企),現回匈牙利母校塞格德大學任教,兼任賓大醫學院客席教授。魏斯曼則仍在賓大任教,兼任該校核糖核酸(RNA)創新研究所主任。二人將平分1100萬瑞典克朗(約371萬港元)獎金。

研究mRNA與免疫系統互動

傳統疫苗研製方法需要培養大量不同細胞,無法在爆疫時快速推出疫苗,故專家開發利用培養個別細胞的疫苗技術。然而要到1980年代,大規模製造mRNA的「體外轉錄」(in vitro transcription, IVT)技術面世才令以mRNA技術製造疫苗的想法得以起步,但受制於觸發炎症的缺陷。

考里科與魏斯曼合作研究不同RNA種類與免疫系統的互動,發現觸發疫苗所致免疫反應的樹突細胞視IVT製造的mRNA為外來異物,作出反應並釋效發炎信號粒子,但哺乳類細胞產生的mRNA卻不會觸發相同反應。哺乳類細胞的特徵是經常被化學修飾。二人最終發現修飾mRNA的核苷鹼基可近乎消除所有樹突細胞觸發的炎症反應,並於2005年發表研究結果。二人後續研究再發現經修飾的mRNA比未經修飾mRNA產生更多對疾病具保護性的免疫蛋白,終為mRNA技術臨牀應用掃清關鍵障礙。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