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中国昨日宣布,經中國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雙方共同商定「中國-拉共體論壇」第4屆部長級會議明日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發表講話。此次會議正值中美關稅談判,為應對美國加徵關稅,中國近期已與拉美多國簽訂農糧作物採購協議,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發文稱,在中美經貿會談前的關鍵時刻,中國正從多渠道尋找美國產品的替代。
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將主持會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成員國外長或代表、有關區域性國際組織負責人將出席會議。外交部長助理苗得雨昨介紹會議詳情時表示,本屆會議將通過兩份成果文件,分別是《北京宣言》及共同行動計劃,前者將展現中拉雙方在「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方面的決心。
至於共同行動計劃,苗得雨表示,此涉及雙方在科技創新、經貿投資、金融、基礎設施、農業糧食、工業信息化、能源發展,以及共建「一帶一路」等領域合作的具體措施,將指導未來3年中拉合作。
苗得雨指出,美國把關稅作為實施極限施壓、謀取私利的武器,是典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行徑,以犧牲世界各國正當利益,服務美國霸權私利。中方將堅決維護自身發展利益,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國際經貿秩序。他並稱,中方願與拉美國家加強溝通協調,共同努力維護多邊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盧拉訪華撐貿易平衡 哥倫比亞擬入帶路
出席會議的巴西總統盧拉上周六(10日)已抵達北京,國事訪問中國。巴西外交部早前表示,盧拉此行標誌着巴西外交重視貿易平衡、捍衛多邊主義,在中美貿易戰升溫下,正是中巴兩國探索新合作途徑的良機。消息表示,智利總統博里奇,以及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稍後也將訪華。
佩特羅訪華前表示,他將在訪華期間與習近平會晤時,簽署加入「一帶一路」的意向書。巴拿馬總統穆里諾(Jose Raul Mulino)早前宣布退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法新社報道指出,哥倫比亞簽署意向書,將增強北京在中美影響力之爭的聲勢。
央視:與拉美簽多單 覓美貨替代品
央視旗下新媒體帳號「玉淵譚天」發文稱,在中美經貿會談前,中國正從多渠道尋找美國產品的替代,其中與阿根廷出口商簽訂合同意向書採購大豆、玉米、植物油。上月初,中國亦與巴西簽署至少240萬噸的大豆採購合同,相當於中國通常月均進口量的近三分之一。
中國自2014年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建立制度化合作機制「中國-拉共體論壇」,成員包括中國以及33個CELAC成員國。該論壇主要目的是在基礎設施、礦業、能源和技術轉移等領域,與拉美國家投資合作,也是中國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管道。
相关新闻
盧拉訪華前夕,巴西政府官員表示,巴中雙方正商討共同興建一條橫貫南美大陸、全長約5000公里的「兩洋鐵路」,連接巴西東海岸與秘魯西岸的錢凱港。中國方面對協助修建此項鐵路工程「表現出濃厚興趣」。
巴西網媒Carta Capital報道,巴西計劃與預算部長泰貝特(Simone Tebet)上周五(9日)指出,巴方約一個月前與中國國有鐵路企業代表會面,討論這條將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海岸的「兩洋鐵路」的路線。她指出,該工程預計需時5至8年,倘建成,將對巴西內陸廣大未開發地區帶來深遠經濟影響。
另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Gizmodo巴西版報道,「兩洋鐵路」連接巴西東海岸與秘魯西岸的錢凱港,提供一條直達亞洲的運輸路線,不依賴巴拿馬運河,或徹底改變國際貿易。
錢凱港(Chancay)是中國在秘魯的「一帶一路」重點項目,也被視為中國打通南美貿易通道、挑戰美國在拉美影響力的重要象徵。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訊方式出席開港儀式。
(明报)
圖- 巴西總統盧拉(前排中)上周六晚抵達北京展開訪華行程,他在社交媒體X發布抵達北京機場的照片,稱將與中國在多個領域建立新的伙伴關係並簽署合作協議。他稱這是巴西與中國友好和戰略密切關係的重大進步。(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