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國首宗侵入式腦機接口系統的前瞻性臨牀試驗上月在上海實施,「澎湃新聞」昨日披露,四肢截肢的受試者目前已能夠通過意念操控鼠標,玩五子棋、賽車等電子遊戲。
訓練操作一個多月 暫無不良反應
該名受試男子在一次高壓電擊事故中失去四肢。今年3月25日,他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接受手術,植入由上海階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腦機接口產品。兩根僅有頭髮絲百分之一粗細的柔性電極,通過微創手術被埋入他的大腦,連接在一塊鑲嵌於顱骨上的硬幣般大小(直徑26mm、厚度不到6mm)的植入體。通過這個植入體,採集到的大腦信號以無線的方式傳輸給外部設備(安裝接收器的帽子,可無線充電),並轉換成電腦能夠理解的操作意圖。
整個手術約一個多小時。受試者在醫院簡單訓練一周後回到家中,迄今未出現不良反應。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該受試者已能通過意念操作電腦。
「想像虛擬胳膊在左右移動」
「我們讓受試者想像自己有一隻虛擬的胳膊在左右移動,對應電腦中小球的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建立聯繫。」階梯醫療創辦人、中國科學院腦智卓越中心研究員趙鄭拓8日表示,「後面他做着做着,最後感覺忘記了自己的虛擬胳膊了,只要看着目標位置,小球就過去了。」實現在手機、平板、電腦上操控光標後,受試者下一步將嘗試控制機械臂、輪椅等智能設備,完成抓握等操作,將訓練3到6個月。
階梯醫療成為繼美國富商馬斯克的Neuralink後,全球第二家進入臨牀階段的侵入式腦機接口公司。趙鄭拓表示,與Neuralink公司相比,階梯醫療的植入體要薄一半左右,因此不需要貫穿顱骨,只在大腦運動皮層上方的顱骨上「打薄」出一塊5毫米左右的凹槽用以鑲嵌設備,再在凹槽中打一個小孔,將電極尖端植入腦組織,深度在5至8毫米左右。鑲嵌在顱骨中的設備與顱骨平齊,頭皮縫合之後摸不到突起。
稱屬全球最細神經電極
要減少對大腦組織的傷害,需要將這些電極做得極細小和柔軟。階梯醫療創辦人、中國科學院腦智卓越中心研究員李雪介紹道,他們使用的電極是目前全球最小尺寸的神經電極,截面積僅為Neuralink所使用電極的1/5到1/7。「這些電極非常纖細,在空中可以飄起來。它們彎曲的時候產生的作用力與細胞之間的作用力差不多,讓腦細胞幾乎『意識』不到旁邊有異物。」
明年大規模試驗 2028年有望應市
趙鄭拓稱,該試驗按照與醫療器械註冊臨牀試驗同等的法規要求,在藥監系統的指導下開展,其成果可以加快後續正式註冊的進度。明年初,階梯醫療會開啟大規模臨牀試驗,預計招募30至40名受試者;2028年左右該產品有望進入市場。階梯醫療成立於2021年8月,今年2月完成3.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預計明年初推出下一代產品,能滿足更複雜物理終端設備的控制需求,同時還將開發語言解碼功能。
(明报)
圖 – 四肢截肢的受試者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已能夠通過意念操控鼠標,玩五子棋等電子遊戲。(階梯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