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稀土出口收緊 瞄準晶片AI軍用 涵蓋原料設備技術 專家:措施睇齊美國

【聚焦中美】中國政府昨天(9日)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連環宣布多項涉軍民兩用物項的出口管制措施,瞄準當前中西方競爭領域前沿的晶片、人工智能(AI)和軍事技術範疇。其中,商務部針對稀土相關物項和技術的出口管制即日起實施;商務部、海關總署對超硬材料、稀土設備和原輔料、鈥等5種中重稀土、鋰電池與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下月8日實施。

據商務部公告2025年第61號(簡稱「61號公告」),最終用途為研發、生產14納米及以下邏輯晶片或者256層及以上存儲晶片,以及製造上述製程半導體的生產設備、測試設備和材料,或研發具有潛在軍事用途AI的出口申請,逐案審批。

邏輯晶片負責運算、邏輯判斷功能,是電子設備「大腦」,常見邏輯晶片包括CPU、GPU,後者在AI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存儲晶片負責資料存儲。

嚴控軍用 「黑名單」企業分支同受限

61號公告規定的出口管制還包括中國原產的稀土開採、冶煉分離、金屬冶煉、磁材製造、稀土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相關技術,以及使用中國原產原材料、在境外製成的稀土產品。61號公告指出,涉軍事用途的出口申請「原則上不予許可」,對象包括境外軍事用戶,以及向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及關注名單所列的進口商和最終用戶(包括其控股50%及以上的子公司、分公司等分支機構)。

商務部55號公告針對的超硬材料(人工鑽石等)、57號公告針對的鈥、鉺、銩、銪、鐿5種稀土金屬及相關製品,被認為是軍事、通訊領域的關鍵材料。這些材料須獲商務部批准方能出口,涉超硬材料管制範圍還包括設備和工藝技術。同樣,受管制的鋰電池、人造石墨相關物項除了高能量密度鋰電池、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等,亦包括多項製造設備、工藝和技術。這些是中國領先的工業製造領域。

英國廣播公司引述貿易專家Alex Capri稱,中國收緊出口管制針對美國電子、軍事製造業的關鍵弱點,與美國此前對中國晶片產業的限制措施類似。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研究員Kyle Chan發帖稱,中國用特定技術標準針對半導體製造,並將境外控股超過50%的機構納入限制範圍,手法與美國雷同「並非巧合」;他認為,北京不僅想傳達「手上握有籌碼」,且「能以特定的方式匹配對方的籌碼」。

14實體被指反華 列不可靠清單

商務部同日宣布,反無人機技術公司(Dedrone by Axon)、半導體產業分析機構TechInsights、防務企業迪傑恩技術(DZYNE Technologies)等14個外國實體,因與台灣開展軍事合作、發表涉華惡劣言論、協助外國政府打壓中國企業,決定將之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禁止一系列合作、進出口活動等。

 

Related posts